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与奴隶的总人数相比,我们更为关心的是奴隶在各个等级的公民家庭中的分布情况,因为这种分布状况与奴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通过零星的记述和大致的估算,我们还是能够对这个问题作出一个基本的回答。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公民中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奴隶的。
修昔底德提到,在参加西西里远征的重装兵中,有些人没有奴仆[45],而重装兵来自于雅典的第三等级。
阿里斯托芬在喜剧《公民大会妇女》中,号召改变“一个人有上百个奴仆,别人甚至没有一个奴仆”
的现状[46]。
亚里士多德虽然说过奴隶是家庭劳动中所必需的,但又说“耕牛是穷人的奴隶”
[47],“穷人们没有奴隶,不得不让他们的妇女儿童做那些由仆人来做的事情”
[48]。
美国学者萨尔金特(R.L.Sargent)根据各等级公民的财产状况和历史记载推测出雅典各等级家内奴隶的人数,得出了前三等级的奴隶平均数[52]。
我们如果把各等级公民的大概人数与奴隶占有数量对应起来,可以得到下表:
这样,第三等级中奴隶的占有量就成了问题的关键环节,由于没有确切的记载,为了得出大致的比例,我们姑且取一个中间数,第三等级有奴隶的人数以一半来计算。
那么,在雅典的23300个公民中,有奴隶的人数约为6300人,占总数的27%。
如果再联系到前文中所论述的土地占有结构的问题,我们知道23300个公民中,约有17300个公民拥有土地,那么在有地公民中拥有家奴的比重则为36%。
所以,我们或许能够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结论,即在雅典的土地所有者中,大约占到23的家庭是没有奴隶的,这些在公民中占大多数的中小土地所有者,完全依靠自己耕种小块土地为生,这种人也就是希腊语中经常出现的“自耕农”
(autos)[53]。
奴隶的使用领域及工种分布在大致弄清了奴隶的数量及其在公民中的占有率问题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城邦中的奴隶被更多地用于家内劳动还是手工业作坊这样的生产部门呢?不论从现有的记载还是工作性质所决定的需要人手的多少来看,奴隶的使用都更多地倾向于后者。
为什么在雅典的有地公民中,拥有奴隶的人数仅占到13左右,而且家用奴隶的人数十分有限呢?这主要是由家内劳动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家内劳动大多是非生产性的,奴隶的大量使用不但不能增加财富,反而由于要准备更多的口粮和生活用品而成为一种负担。
因此,除了那些拥有足够的资本、有能力炫耀其富有的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是不能也无力养活数量众多的家庭奴仆的。
在农业生产中,这种情况有所不同,奴隶的使用无疑可以弥补人手的不足,有利于产量的增加,但又会受到土地规模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的限制。
土地规模太小的话,一方面不需使用奴隶,另一方面也养活不了更多的人,只有土地面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产生增加人手的需求;但是,农业生产又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农忙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手,而农闲季节则无事可做。
因此,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为了农业生产而购置一名奴隶是不合算的,临时性的雇工就成为农业生产中弥补劳动力不足的最重要的方式,而数量众多的少地和无地的第四等级公民的存在为雇工提供了充足和稳定的来源。
不仅中小土地所有者,而且大土地所有者也都倾向于使用雇工来弥补农业生产上劳力的不足。
这就是为什么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虽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地产,但却没有看到像罗马那样的广泛使用奴隶劳动的记录。
因此,从总的情况来看,土地所有者都会根据其地产的规模养活尽量少的奴隶,用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通常充当奴仆;专门用于农业生产的奴隶更是十分有限的。
综上所述,不论从普遍性还是数量来看,雅典奴隶的使用呈现出明显的从家内服务、农业生产、手工业作坊到采矿业逐级上升的趋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工种分布,是与在古代希腊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社会经济结构密不可分的。
不论是个体农业还是手工业,其劳动力的规模都受到种种限制,农业受到土地规模的限制,手工业则受到资金和市场的限制。
如果说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人手多了就意味着浪费,那么手工业则可以常年进行生产。
从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战争的需要,雅典的手工业规模也出现了相对的扩展,其中制陶业和武器制造业尤为突出,这些作坊中的劳动者主要是有技术或无技术的奴隶。
但是,由于市场规模毕竟有限,再加上战乱和农业歉收以及同业作坊的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手工业作坊的生产规模也不能无限制地扩大,产品一旦过剩就会面临破产的威胁。
因此,即使在奴隶制处于繁荣阶段的古典时代,20人以上的大作坊也很少见[56]。
正如格洛兹所言:“奴隶是一个用起来很昂贵的工具,一个甚至在不工作时也必须供养的机器。
不购买超过工作必需的人手,对农民和手艺人来说是很有益的。”
[57]与农业和手工业相比,采矿业则较少受到上述条件的制约,在奴隶的使用上也就呈现出空前繁荣的状态。
对此,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文中作出了系统和明晰的分析:“一切拥有农田的人都能够说出他们的土地需要多少对牡牛和多少人手,如果送到田里的牛和人手多于需要,他们就会认为是一种损失……矿山总是人手不够,目前在矿山中拥有奴隶的人,谁也没有减少这些奴隶的人数,事实上反而尽可能不断增加他们的数目……人越多,产量越大……在我所熟悉的各行各业中,只有银矿业,其中没有人嫉视别人扩张其经营范围。”
[5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