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方面,心理危机具有危险性,因为它导致人的心理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干预,危机会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心理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压力、痛苦会促使当事人调动一切内外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通过危机的发生与解决过程,得到心灵的历练和能力的提升。
二、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
(一)心理危机的分类
1.境遇突变引发的心理危机
境遇性心理危机是指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并且大学生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心理危机。
交通意外、自然灾害、被绑架、被强奸、突发的疾病和死亡都可以导致境遇性心理危机。
这种危机持续时间短,但变化剧烈,事发突然,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震动,从而引发剧烈的心理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严重后果。
2.存在的困惑引发的心理危机
存在性心理危机指对于重要的人生问题思考或探寻不清而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对精神世界有更多需求的大学生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人生的存生性问题,如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本质、自由、死亡等,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有些人会陷入迷惘之中,这种存在性困惑往往会导致心理危机。
存在性心理危机不易觉察,持续时间长,内心痛苦大,极易出现极端事件。
3.发展的忧虑引发的心理危机
发展性心理危机是大学生在追求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因个人的成长、发展期望与现实存在冲突而导致的心理危机,如入学适应、学习压力、现实目标、就业压力等。
发展性危机表现不剧烈,进程缓慢,持续时间长。
例如,刚步入大学,充满期望和理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冲突后,会由好学上进变成厌学消沉,就如案例中的小方。
但是发展性心理危机一旦成功化解,将有助于大学生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1.时代性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反映了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压力,反映了个人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与时代背景有着高度的相关。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贫富差距、就业困难等对现在的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一旦应对不好,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2.易发性
心理危机的产生是个体和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一般都在18~25岁,正处于青年初期。
在这一时期,生理成熟,但心理发展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大学生的社会发展又滞后于心理发展,因此心理呈现出了积极与消极并存,自负与自卑并存的矛盾与冲突。
任何一个小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干预与化解,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甚至导致悲剧性后果。
3.发展性
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课题,人的发展即是完成发展课题的过程,人的成熟是由完成各发展阶段分配的课题而实现的。
如果个体在完成发展课题时表现出改变原有角色困难、暂时无法适应发展课题要求等困难,则容易诱发心理危机。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际交往困惑、失恋、适应不良、学习问题、就业压力等诱发的心理危机都体现了发展性的特点。
4.交互性
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的。
任何心理危机的产生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促使的。
所谓内因,主要是指个体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人格的不健康,而外因则主要指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一切发展性要求,如职业选择、恋爱等。
5.动力性
大学生心理危机与成长共生,如果没有“危机”
,即使年龄与日俱增,心理发展也不会与时俱进,正是潜在的危机,促使个体积极关注自我,获得成长的力量。
在某一点上,在成长的某一时刻,成长的力量与危机的力量共生,两种力量相互较量,此消彼长,在正常情况下,成长的力量是个体生命中永远向上的动力。
三、心理危机的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