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使人的寿命延长5~10年,悲观者可以通过训练建立健康的思维方式。
研究发现,相对于悲观者,乐观者被诊断为癌症后的存活时间更长,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恢复得更快。
此外,乐观者较少患抑郁症,并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据介绍,芬兰600多位百岁老人具备的共同特征,除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广泛的兴趣爱好外,更为重要的是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
消极心态让你思路更加狭窄,沉浸于自己的缺点、对未来的否定和对他人的猜疑中。
它令你泄气,丧失斗志,让你感到虚弱,没有自信。
你总感觉很生气,不管是对自己的现状还是对未来,你总是对别人心存芥蒂,经常恼怒、不快乐。
慢慢地,消极心态让你在生理上产生疾病,在人际关系上变得敏感,在情绪上变得不可控制,在应对方式上习惯放弃,在事业上容易失败。
三、幸福感和积极心态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迪纳提出积极的心态是主观幸福感最强有力和最可靠的预测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凯斯(Keyes)提出心灵旺盛与心灵枯萎的概念。
心灵旺盛泛指个人有能力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
心灵旺盛高的人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生活感到满意,都会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都会感到自己有能力战胜压力,都会悦纳自己的一切。
心灵枯萎指个人没有或欠缺能力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
心灵枯竭的人的情感、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很差,很容易产生挫败感、空虚感和学习无助感。
按照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对幸福感的定义,幸福感包括认知和情感成分。
认知成分是对自己整体生活的评价,情感成分是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那么一个认为自己生活很积极,对自己生活整体方面的评价高,在生活中较多体验到积极情感、较少体验到消极情感的人,幸福感就会很高。
幸福感是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观的反映,培养幸福感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如何培养幸福感?上面的定义已经给了我们提示:提高认知和积累积极情绪。
认知是我们头脑里的看法,属于主观的概念,我们当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转变不合理的认知。
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两个人同时看到一杯水被打翻了,扶起来之后,被子里只剩下半杯水,一个人想:“哎!
只剩半杯水了,好倒霉。”
另一个人想:“哇,还有半杯水剩下,好幸运。”
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前面的人以悲观的角度来看待,后面的人以乐观的角度来看待。
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的区别就是对事物是持有积极的看法还是持有消极的看法!
所以要想培养幸福感、拥有积极的人生,我们需要培养积极看问题的视角。
积累积极的情绪也可以在积极的心态下进行,作为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来说,拥有选择快乐或选择痛苦的选择权。
选择快乐可以付诸行动,如接近大自然、运动、培养兴趣爱好、对亲人更多的关怀等。
或将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看问题自然就更多看到积极方面,也会更多体验到积极情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