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个人某方面是否真正有所作为,必须经实践检验。
比如,有的年轻人自认为自己是文学家、艺术家或企业家的“料”
,可是经过社会的选择却未必如此,所以,下这种结论为之尚早。
况且大学生也不必完全放弃自己的兴趣,可以通过辅修第二专业,做到“鱼”
和“熊掌”
兼得。
总的来说,大学阶段都是打基础的,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阶段,应当尽力学好各门功课。
大学本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才教育,这种观念已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接受。
所以大学生要调整一遇到不顺心便消沉、低迷、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
其次,激发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专业兴趣是一个培养、变化的过程。
研究表明,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大都经历了无趣—有趣—乐趣—志趣这样的过程。
那些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符的大学生,可大量阅读文献,拓展知识面;被调剂专业的大学生,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热情。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发现所学学科之美,也许你就会爱上这门学科。
世界上不少著名的成功者的兴趣都是经过转移和调整的。
马克思原先爱好的是诗歌;歌德原来喜欢的是美术;发明电报的莫尔斯原来是个画家。
由此可见,我们完全是可以将自己的兴趣转移到自己所学的专业上来。
最后,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如果对学科的单一了解还不能激起你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建议多参加自己喜欢的校园文化活动,这对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增强内部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
如案例中的李强很讨厌自己的专业,天天窝在宿舍里打游戏,后来参加了学院举办的网络游戏大赛,并获了奖。
此后,他对学习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说,促使他转变有两个原因:一是获了奖觉得特别来劲儿;二是比赛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不同游戏的乐趣所在,因此产生了开发游戏、设计编程的兴趣。
而这些都需要很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于是他努力地查阅资料,补充知识。
三、学习倦怠及调适
刚上大二的小李,表示不想上学了,声称要外出打工挣钱。
他说自己内心其实也非常渴望能静心学习,但就是提不起学习兴趣,每天强迫自己坐在教室,脑子却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后来索性也不去上课了,关在宿舍里打游戏。
他也曾想努力学习,但是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兴趣,学习起来也非常吃力。
他觉得很无望,渐而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小李目前的心理状态实际上是当今部分大学生具有的一种学习倦怠的心理。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产生学习倦怠心理,只不过在不同学生身上发生的程度不同而已。
(一)什么是学习倦怠
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的是当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已而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4]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方面。
情绪低落,反映大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与要求,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行为不当,反映大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特征。
成就感低,反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低成就的感受,或指完成学习任务时因能力不足导致的学习能力上的低成就感。
连榕等人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水平较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性不高,表现出较严重的逃课、不爱听课、不努力、迟到、早退等不良的学习行为。
大学生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有:学业重负,学习时间过长过紧,大脑得不到休息引起的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情绪躁动、学习效率降低,从而产生心理疲劳;专业困境,学习兴趣减退;激烈竞争,焦虑过度;自我效能感低,自我评价消极;抱负水平低,学习动力不足。
(二)学习倦怠的调适
我们该如何解决学习倦怠问题呢?首先要认清倦怠因何而起,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