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绝大多数学生会为就业而准备,在这一阶段不但要有职业目标,还要学会职业规划,通过运用科学决策的技术进行职业信息分析,检验职业目标的合理性,研究就业政策和学习面试技巧。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处理各种冲突,有的是优中选优的双趋冲突,有的则是劣中择优的双避冲突……无论如何,在此阶段,“要什么”
比“不要什么”
更有利于减少择业的焦虑,选择的艺术远比技术更能体现职业化的水平。
就业准备期的社会化实际是二次社会化的过程。
大学学涯的第一次社会化是实现从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而就业准备期的社会化则是由大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种转变对人格社会化和价值社会化的要求更高。
在学术化目标方面,完成全部学习任务、获得代表学术方面能力的证书是主要任务,同时,新的学习方式不断涌现,学习不再是人与知识之间的互动,快速学习、创新学习、组织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应对职业风险的必备利器,这些都需要大学生尽快适应和改变。
在这一阶段,几乎所有的社会化和学术化任务都是为职业化服务的,职业化是大学学涯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也是职业生涯的准备和开端。
【案例】
改变命运的“10字箴言”
小李出于对中医药的热爱,考取了中医学专业。
入学以后,她对大学的集体生活没有感到丝毫的不适,相反,来自全国各地的“南腔北调”
让她感到生活乐趣无穷。
她对当班干部兴趣不大,只想实现病故的父亲对她的期望——做一名好大夫,让癌症病人少一些痛苦。
小李学习非常努力,但她很快发现,不仅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自己严谨的逻辑思维在中医学的阴阳五行面前完全施展不开拳脚。
渐渐地,她对自己是否适合学中医产生了怀疑。
直到第二学期开学的时候,看着成绩单,她感到自己像个中医专业的门外汉。
她不敢告诉母亲自己的学习成绩,无法面对自己在日记中的承诺,因为眼前的一切,似乎与做一名好的临床医生的梦想越来越远。
小李变得郁郁寡欢,上课总是没精打采的,不是上网聊天,就是趴着睡觉,还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很快,班主任注意到了小李的失望情绪,与她谈心后,向她推荐了学校的一位老教授。
在老教授诊室外等候的过程中,小李与教授的病人们聊起来,病人们都反映老教授不但和霭可亲,而且医术高超,小李顿生仰慕之情。
在与这位老教授的交谈过程中,聪明的小李受教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学习经验的启发,悟到自己之所以学不好是因为“想得多,见得少,只问为什么,不知是什么”
的缘故。
小李把这10个字称为“10字箴言”
,为此她更新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制定了“实践—思考—学习”
三部曲。
从此,小李对中医的学术兴趣与日俱增,加上她虚心向临床老师请教和自己超常的悟性,小李成了班里的中医“达人”
,还当上了院学术论坛的负责人,做医生的职业目标更加坚定了。
思考题:1.小李在学涯发展中遇到了什么障碍?这与她的哪些身心社会特征有关?
2.小李的问题出在哪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和目标是什么?
3.小李在学涯发展三项目标中,哪方面发展得最好?为什么?
4.如果要实现更好的学涯发展,你对小李有何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