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生物组荆林海
卢老师这堂课总体是比较成功的。
有几点印象非常深刻,列举如下:
在知识传授方面,卢老师结合全球卫生事件甲型H1N1流感肆虐的大背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二次生成,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微生物”
这一生物类群概念的系统理解,增强了生物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感,效果非常好。
在能力培养方面,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和实践制作,丰富了学生对微生物科学应用的感性认识,拉近了学生和科学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也有几点建议,列举如下:
(1)设问更有指向性。
这样可以分解问题难度,针对性更强。
(2)更高效地利用板书。
板书设计非常好,如果能够再三强调,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
总之,我觉得这堂课是非常成功的,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良好,火花频现,是一节具有魅力和生命力的生物学课堂。
注:以上三份教案,均来自《留住精彩播种希望》,(北京101中学教师发展学校第四期)
(三)编制试卷和试卷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名目繁多,已经取消的“小升初”
,仍在进行的“中考”
和“高考”
,都是其中威风凛凛的品种。
不过,这些选拔性考试固然是高利益高风险的,却并不孤立,它们与日常教学以及常规考试存在着极高的相关性。
也就是说,在常规考试中的成绩,基本上与选拔性考试的成绩一致。
例外自然有,说到底是少数。
常规考试也可以分为学校和地区两类。
学校的常规考试由学校自己出题,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就是教研组。
出题方式:可以是备课组合作,也可以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单独完成或指定某个人、某几个人完成。
阅卷方式:可以是任课教师自己阅自己所教班级卷子,也可以交叉阅卷。
无论是学校内考试,还是地区统一考试,教研组经常会组织试卷分析。
发现教学的问题和漏洞等,以便在后续教学中矫正。
[1]刘钊.教师专业实践:在课堂教学反思中自主发展[J].中国教师,2009(11).
[2]郭华.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8.
[3]吴长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教研组[J].中国教师,2008(24).
[4]蒋维乔.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回忆[J].出版周刊,1935(156):11.
[5]张心科.清末民国小学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2010:62.
[6]陈桂生.“集体备课”
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9).
[8]吴长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教研组[J].中国教师,2008(2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