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后来,全国性比赛开始,与之呼应。
如在北京,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差不多是每两年一次,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市范围的教学比赛。
自然,也会向下辐射,先在各个县(区)举办,决出的获奖者再参加市一极的比赛。
目前,北京市级别的主要赛事有两个,即“教学设计比赛”
和“教学基本功大赛”
。
两个比赛基本是每年或隔年进行。
1.教学设计比赛
教学设计比赛最初只是文本形式,即主要看一堂课的设计,并不需要付诸实施。
现在发展为包括三个部分:设计文本、课堂实录和终评说课答辩。
2005年,北京市教研室组织了“学科教学设计评选”
,主题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
市级的奖项分别是:小学125个一等奖,160个二等奖,372个三等奖。
中学97个一等奖,198个二等奖,385个三等奖。
[3]
2006年,进行了“学科教学设计评选”
,主题是“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
2.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教学基本功大赛,则要“真刀真枪”
地上一节课。
市级层面的上次比赛为1999年,时隔十年后才又继续。
目前比赛以专项委托方式进行,先是初中,然后小学,2010年启动高中。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文本、说课、学科教学笔试和计算机上机考试四个部分。
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师(如,年龄在35岁以下)必须参加这一比赛,具体由各区来操作,可以选拔,也可以推荐。
北京一位教研员(LT,2010)以自己区的情况为例介绍说,区里评选完了,参加北京市的比赛,再然后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的片区评优(华北地区)。
(三)县(区)级别的比赛
这一级比赛,由县(区)一级教研室操办。
无论是全国比赛,还是省(直辖市)的比赛,都是在县(区)级比赛的基础上进行的。
先将大赛主要奖项按照比例大致分配到各个地区,然后各个县(区)在自己所辖区域内组织比赛,与高级别赛事相比,这一级比赛带有“海选”
色彩——符合条件的每个教师至少要参加一次。
也就是说,不会像参加全国或者市一级比赛那样要有教研员指导,要千锤百炼。
而是由学校选送,当然,会在教师所在学校的教研组内经过讨论、修改,但与前面两者相比,比较贴近自然状态。
“比赛是收费的,每位教师100元,需要自己出,主要用来给看论文和听课的评委。”
“一般而言,参加的教师都会拿奖,比如只要是学校送出来的,区里至少三等奖。
区里一等奖再去市里比赛,设一、二、三等奖,有时也设特等奖。”
(LT,2010)关于收费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众说不一,北京市的大致情况是,由教研室组织的相关学科教学比赛活动都是不收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