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基于对等的原则,《谷梁》学也相应增加中郎王亥。
每方各五人,讨论的问题有三十余条,每条一篇文章,此即《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春秋》类奏议三十七篇。
两派学者虽然都以经义对,但最后的结论多从《谷梁》。
《公羊》学不仅无还手之力,恐怕已无招架之功。
再加上宣帝和萧望之对《谷梁》学的袒护,《公羊》学不失败,可能吗?
董仲舒后学在第一次遭遇战中就败下阵来,这不能不影响董仲舒学说的地位。
我们看到,董仲舒的学说在两汉社会虽仍有人信奉,实际上已很难说占据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
东汉古文经学盛行,作为今文学派宗师的董仲舒自然不会受到重视。
不惟汉代社会如此,即使从汉以后二千年中国历史来观察,董仲舒思想的某些方面如道德修养论、性论等一直具有莫大的影响力,但作为完整思想体系的董仲舒学说则不被重视也是事实,董氏著作长期得不到系统整理即为显明的例证。
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董仲舒思想的历史评价并不甚高。
但作为个人,董仲舒又确实受到历代的重视与推崇。
司马迁、刘向、班固、王充的评论已见前述,即使在汉代之后也仍有人对董仲舒的人格、博学表示极端的尊重。
三国时人何晏说:“儒雅博通,莫贤乎董仲舒。”
[6]北宋学者司马光也作诗颂扬董仲舒,他写道:“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
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
邪说远耳去,圣言饱满腹。
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7]依然侧重于博学、人格两个方面。
对于董仲舒思想见解的称赞似乎始于程朱。
程子说:“汉儒如毛苌、董仲舒,最得圣贤之意,然见道不甚分明。
下此,即至扬雄,规模窄狭。
道即性也。
言性已错,更何所得?”
[8]虽然从总体上肯定董仲舒学说的思想价值,“最得圣贤之意”
,但也不无微词。
[9]
朱熹的见解和程子较为接近,他说:“汉儒惟董仲舒纯粹,其学甚正,非(贾谊)诸人比。
只是困苦无精彩,极好处也只有‘正谊、明道’两句。”
又说:“仲舒本领纯正。
如说‘正心以正朝廷’,与‘命者天之令也’以下诸语,皆善。
班固所谓‘纯儒’,极是。
至于天下国家事业,恐施展未必得。”
他还将董仲舒与扬雄、王通、韩愈等人进行比较,认为王通“论治体处,高似仲舒,而本领不及;爽似仲舒,而纯不及”
。
“董仲舒自是好人,扬子云不足道。”
“仲舒却纯正,然亦有偏,又是一般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