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董仲舒对天义的这种解释,以理性的态度克服了民众的怀疑,有效地阻止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其结果自然比欧洲中世纪信仰体系牢固得多。
他实际上依然证明作为至上的神义之天,洞察人世间的一切事物,绝对不会犯错误,即使它借助于自然之天表现出某些变异现象,也是为了表达绝对真理。
如大旱为灾,表达阳灭阴的神义,以示在社会生活中必定出现了“尊厌卑”
的现象;而大水,表明阴灭阳的神义,代表“尊胜卑”
的世俗意义。
这两种现象都表明一个主旨、一个绝对真理,即等级社会不能失序,否则,“皆下犯上,以贱伤贵者,逆节也”
。
[8]
显然,在董仲舒的意识中,尽管天具有至上的权威,绝对的真理性,它安排着社会的秩序和人类的命运,“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致者,此受命之符也”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
[9]但是,在另一方面,董仲舒有时至少在他自己内心深处也怀疑天的绝对正确性,因此,他一面谆谆告诫人们相信天的力量,另一面又劝告人主“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
。
[10]强调对天应该信奉,但不必一味盲从,“是故协严社而不为不敬灵”
,[11]主张人世间的问题终归必须用人世间的方法来解决。
董仲舒思想的这种内在矛盾在政治实践上的表现,不能不是一种尊天的神学,至少在形式上力主事神活动。
他两为国相,设计了大量求雨止雨等宗教仪式,希求通过公开行贿的手段使“老天爷”
降福人间,祛除灾祸。
他强调,“为人君者,其要贵神”
,“体国之道,在于尊神。
尊者,所以奉其政也;神者,所以就其化也。
故不尊不畏,不神不化”
。
[12]只是这里的神,与其理解为具有人格与意志的超自然的存在,不如理解为奇异莫测、变化多端的统治方法更合乎董仲舒的真实用意,由此便容易理解董仲舒的政治思想体系,乃至较容易把握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第231页及第2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2]《汉书·董仲舒传》。
[3]《汉书·董仲舒传》。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0页。
[5]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第8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6]《古希腊罗马哲学》第462页,三联书店1957年。
[7]《春秋繁露·立元神》。
[8]《春秋繁露·精华》。
[9]《汉书·董仲舒传》。
[10]《汉书·董仲舒传》。
[11]《春秋繁露·精华》:
[12]《春秋繁露·立元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