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八春秋之义(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对于那些遵循或违反古代礼制的人和事,也非教条主义地对待之,而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宜。

董仲舒在谈到《春秋》的“经礼”

、“变礼”

时指出:“《春秋》有经礼,有变礼。

为如安性平心者,经礼也;至有于性虽不安于心,虽不平于道,无以易之,此变礼也。

是故昏礼不称主人,经礼也;辞穷无称,称主人,变理(礼)也。

天子三年然后称王,经礼也;有物故,则未三年而称王,变理(礼)也。

妇人无出境之事,经礼也;母为子娶妇、奔丧父母,变理(礼)也。

明乎经变之事,然后知轻重之分,可与适权矣。”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春秋》用辞带有很强的随意性,相反,《春秋》不论客观条件如何不同,其用辞都不致于违反既定的基本原则,“权虽反经,亦必在可以然之域。”

[45]总而言之,“《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仁人。”

[46]

(3)“《春秋》之道,以元之深正天之端……”

《春秋》为什么特别重视“元”

?这是《公羊》学者所竭力发挥的微言大义。

董仲舒说:“元者,始也,言本正也。”

本立而道生,“道,王道也。

王者,人之始也。

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

王代表天意而行事,反过来,其行为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意的决定和选择。

王正,阴阳各得其位,“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

,灾异并生。

[47]所以,“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万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贤才,以待后圣。

故引史记,理往事,正是非,序王公。”

[48]

董仲舒虽然强调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但天之端也不是最终极的评判标准,在它之上还有一个“元”

他指出:“《春秋》之道,以元之深证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位,以诸侯之位正竟(境)内之治。

五者俱正而化大行”

[49]在董仲舒的政治模式中,君主拥有人世间至上的权威,但在君主之上尚有一个“天”

在冥冥之中左右着他,而天意的决定,一方面视君主的行事,另一方面取决于这一玄虚而不可理喻的“元”

就常识而言,董仲舒的元确实玄虚而不可理喻,但由此不禁使我们想起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孟德斯鸠认为,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君主就是一切政治的与民事的权力的泉源。

这样的国家由君主一个人单独依照基本法律进行管理,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只凭一个个人一时与反复无常的意志行事的话,那么这个国家便什么也不能固定,结果也就没有任何基本法律了。”

[50]因此,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原则,以制约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君主的任意行动。

董仲舒不可能有孟德斯鸠般的理性认识,但他无疑也看到,在高度极权的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下,君主拥有人世间的至上权威,如果不进行一些必要的限制的话,君主仅凭个人的喜怒无常而任意行事,势必给国家带来灾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渡了999次天劫快看那个大佬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向天传之三国行迷途的叙事诗独宠旧爱·陆少的秘密恋人神话原生种山野小农民穿成渣A后我的O怀孕了峡谷没一个能打的吗最强神医混都市甜溺!京圈大佬诱宠温软小仙女我的弓箭带八倍镜甜心V5:BOSS宠翻天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皇明天子快穿女主是酒鬼带着老公儿子穿年代福女娇妻带着空间穿八零重生之王爷的邪妃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王爷,王妃又去打劫啦把虫族吃到濒危[星际]仙界网络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