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天子不能奉天之命,则废!
banner"
>
董仲舒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其突出特点可以称之为“自然社会一体论”
的思维模式。
先前的评论,一般认为董仲舒的致思倾向是有浓厚的神学唯心主义气息,然而如果从理解的立场来看董仲舒,我们很容易觉察这种传统的说法未免过于简单了些。
从《汉书·五行志》所引董仲舒对《春秋》所载一些历史现象特别是灾异现象的解释,就很容易发现董仲舒并不仅仅是从神、从天意的角度来分析,恰恰相反,他是从社会,而又不是简单地从社会本身去寻找事件产生的根源和影响。
在董仲舒的思想体系中,天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实际上是个超自然的实体,它不仅主宰着自然界,而且也干预着人世间的社会生活。
天不仅在平头百姓那里具有巨大的威力,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天能把握天子之命,“天子不能奉天之命,则废”
。
[1]“天者,……王者之所最尊也。”
[2]由此看来,如果把董仲舒的思想体系划为一个系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天在这个系统中的地位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独尊,而天子也仅仅是天之子,代表天意行事而已。
董仲舒说:“《春秋》之道,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位。
三者俱正而化行。”
[3]看来天的地位虽然在董仲舒建构的系统中至高无上,但天意的表露也不是任意而为,而要受制于“元”
。
元是什么?我们将在下一节中具体分析。
董仲舒之所以编造出这样一个有意识且能赏善罚恶的天,考其心理,不外乎如前所述是为了君主“省天谴而畏天威,内动于心志,外见于事情,修身审己,明善心以反道者也”
。
[4]企图用一个虚构的超自然的物活实体来约束人世间处于至尊地位的君主。
说他虚构,并不意味着他的虚伪。
实际上,董仲舒个人真诚地相信天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尚不易被人们认识到的联系,人副天数,天人之间在信息上、感情上都是能够相互沟通的。
天虽然时时处于主导的地位,人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天意的决定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取决于人世间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天之子的活动。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5]很明显,天的赏罚取决于人世间的实际情况。
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才充分体现了董仲舒的虚构与用心。
实在说来,对于这种种神学目的论的谴告学说,董仲舒个人处于信与不信之间。
一方面,他认为符瑞、灾异都是“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