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米利都人阿那克西曼德说,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因为一切都生自无限者,一切都灭入无限者。”
因此有无穷个世界连续地生自本原,又灭入本原。
他说出一个道理来证明本原是无限的:因为那化生一切的应当什么都不欠缺。
但是他没有说出无限者是什么,是气,是水,是土,还是某种别的形体。
[5]为了回答这种困惑,亚里士多德更明确地说,“无限者没有本原,因为说无限者有本原就等于说它有限。
它作为本原,是不生不灭的。
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达到一个终点,然而有终点就是有限的。
所以说无限者没有本原,它本身就是别的东西的本原,包罗一切,支配一切”
。
[6]如果老子的“道”
与“无”
与“无限”
相似的话,那么当然可以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
其实,董仲舒意识中的“天”
,如果从本体论的意义上看,也像老子的“道”
一样,具有多义性的特点,无法用“唯心主义”
一词括之。
董仲舒说:“天者,而神之君也。”
[7]天是凌驾于百神之上的造物主,但天又不是孤立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世界,生化万物,而是“阴阳与天地参然后后生”
。
[8]这就将阴阳学说引进了本体论,天仅被看作创造万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不再具有超自然的精神实体的意义,更像希腊哲学中的“无限”
或“逻各斯”
。
很显然,董仲舒只是要说,如果有一个世界本原的话,那也不仅仅是天的作为,而应该是阴阳与天地综合化生的结果。
这种理论,从思维深度上看,较之老子的哲学并没有多少突破,依然处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机械模拟阶段,尚未升华到更高的抽象思维水平。
早在蒙昧时代,人们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大量事实中就已观察到,万物的生长、人类的生存,许多内在的力量无不来源于天体,如日月的恩赐和大地的哺育。
因此,那时的人们便很自然地把万物的生成归结于天地之功。
这种观念在未经过统治阶级出于自身利益有意歪曲之前,并不具有神秘的意味。
只是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统治阶级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开始有意识地制造一些谎言,天遂被遵奉为超自然的造物主,它的内在规定性也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此看来,董仲舒的天论虽是对原始天论的复归,但它已明显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
董仲舒天论的神学色彩,主要表现为对天的人格化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