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若是则兵不复出于塞外而令行于天下矣,若是则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殆可矣。”
[25]如此,便是一种理想的统一方案,便合乎荀子心目中的儒家治国原则:“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胜;笞捶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是大儒之政也。”
[26]很显然,荀子的理想不合乎秦国已有的治国原则,秦国的思想传统也不可能使秦国成为端拱无为的国家主权的象征,更不可能代表各个诸侯国的共同利益,“笞捶暴国,齐一天下”
,维护各国的和平与发展。
秦国所需要的依然是按照商鞅所开辟的道路走下去,用武力去征服各国,建立万世一系的真正的统一国家。
[1]《史记·陈杞世家》。
[2]《史记·周本纪》
[3]《论语·季氏》。
[4]《论语·阳货》。
[5]《论语·八佾》:
[6]《论语·宪问》。
[7]《孟子·梁惠王上》。
[8]《荀子·非十二子》
[9]《庄子·天下篇》
[10]贾谊:《过秦论》。
[11]《汉书·严安传》。
[12]《商子·一言》。
[13]《史记·商君列传》。
[14]《商子·修权》。
[15]《史记·商君列传》。
[16]《商子·一言》。
[17]《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8]《荀子·强国》。
[19]《荀子·强国》。
[20]《荀子·非十二子》。
[21]《荀子·王制》。
[22]《荀子·王制》。
[23]《荀子·强国》。
[24]《荀子·强国》。
[25]《荀子·强国》。
[26]《荀子·懦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