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9]
对于第三个问题,贾谊主张大一统,吸纳与改造周边民族,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帝国。
他说:“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子;德厚焉,泽湛焉,而后称帝;又加美焉,而后称皇。
今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
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
边长不宁,中长不静,譬如伏虎,见便必动,将何时已。
昔高皇帝起布衣而服九州,而陛下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
窃惟陛下不足,且事势有甚逆者焉。”
[10]
很显然,贾谊的这三点主张不仅正合乎传统儒家的思想原则,也是此后董仲舒等儒学大师所着力解决的问题。
贾谊欲以儒家思想取代黄老,其思想的敏锐程度自然是当时举世无匹的。
但是,由于此事关涉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统治方略的根本转变,故而仅靠贾谊一人之力显然是难以完成的。
而且,由于贾谊在手法上过于夸大社会的危机程度,无视乃至根本否定汉初以来几代人的努力与成就,这就势必加重其改革主张的阻力,难以获得统治阶层的共识。
因而,尽管汉文帝个人并没有完全忘记贾谊其人,[11]但贾谊的政治理想不可能真正实现则是必然的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贾谊政治上的失势,上升中的儒学势力再次受挫也成为一种预料中的事了。
[1]顾宪成:《以俟录·自序》。
[2]《论语·公冶长》。
[3]《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阮中丞》。
[6]贾谊:《论积贮疏》。
[7]贾谊:《治安策(陈政事疏)》。
[8]贾谊:《藩强(事势)》。
[9]贾谊:《论积贮疏》。
[10]贾谊:《威不信(事势)》。
[11]据《史记·屈原贾谊列传》,贾谊在被贬到长沙以后,还曾蒙汉文帝的召见:“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厘,坐宜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
对此,大诗人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感慨而系之:“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