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4]“安集”
百姓的办法,惟在于不理政事,只以饮酒作乐、醉生梦死为能事。
这种状况在汉初并非个别现象,另一位丞相陈平,亦“治黄帝老子之术”
,“不治事,日饮醇酒,戏妇人”
。
[5]至于在各级地方官吏中,如曹参、陈平之辈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
如直不疑,“学老子言,其所临,为官如故,惟恐人知其为吏迹也。
不好立名称,称为长者”
。
[6]上行下效,大家都以无所事为事,其结果虽然不扰民,但不思进取,势必带来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混乱与日积月累的矛盾。
社会生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运动系统,它无时无刻无不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势必重新出现。
在汉初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政之道固然首要在于不扰民,“贵清静而民自定”
;但如果强调过分,或做得太过,其结果也势必适得其反。
特别是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生产发展了,社会条件变化了,如果仍一味谨守“无为而治”
的原则,不在国家指导思想、施政方针方面适时进行战略调整,适时进入有为状态,那么,整个社会生活势必出现不协调,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势必受到严重的滞碍。
很显然,面对业已变化了的社会条件,黄老学说难以担此重任,完成西汉社会历史的转变,因为不仅黄老学说本身思想贫乏,而且其内在结构不足以吸收和容纳其他积极有为的思想因素。
因而,黄老学说让位于新的统治学说,就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黄老学说到了景帝时代退出历史舞台已成为势之必然。
不过,也应该看到,在黄老学说统治下,西汉几十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因为,正是这些变化,不仅导致了黄老学说的如此结局,而且决定着哪一种学说登上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宝座。
在黄老学说的指导下,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懂。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7]战争之后的凄凉景象跃然纸上。
在这百事俱废,万事待兴之际,国家当务之急必然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秩序,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黄老学说,其基本宗旨是“无为而治”
、“贵清静而民自定”
;其基本要求是“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
和“节用民力”
。
[8]而在小农经济确乎如同汪洋大海般的中国传统社会,人心思定以及厌恶过多的行政干预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
正在这一点上,黄老学说的出现不仅是必然的,而且功不可没,确实促进了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经过汉初几十年的努力,秦王朝的严刑峻法、繁徭苛赋基本得以废除,人民的负担减轻了,社会矛盾缓和了,“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牡牝者摈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