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父播,隋高唐尉,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
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
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并行于代。
淳风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
贞观初,以驳傅仁均历议,多所折衷,授将仕郎,直太史局。
寻又上言曰:“今灵台候仪,是魏代遗范,观其制度,疏漏实多。
臣案《虞书》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则是古以混天仪考七曜之盈缩也。
《周官》大司徒职,以土圭正日景,以定地中。
此亦据混天仪日行黄道之明证也。
暨于周末,此器乃亡。
汉孝武时,洛下闳复造混天仪,事多疏阙。
故贾逵、张衡各有营铸,陆绩、王蕃递加修补,或缀附经星,机应漏水,或孤张规郭,不依日行,推验七曜,并循赤道。
今验冬至极南,夏至极北,而赤道当定于中,全无南北之异,以测七曜,岂得其真?黄道浑仪之阙,至今千余载矣。”
太宗异其说,因令造之,至贞观七年造成。
其制以铜为之,表里三重,下据准基,状如十字,末树鳌足,以张四表焉。
第一仪名曰六合仪,有天经双规、浑纬规、金常规,相结于四极之内,备二十八宿、十干、十二辰,经纬三百六十五度。
第二名三辰仪,圆径八尺,有璇玑规道,月游天宿矩度,七曜所行,并备于此,转于六合之内。
第三名四游仪,玄枢为轴,以连结玉衡游筒而贯约规矩;又玄枢北树北辰,南距地轴,傍转于内;又玉衡在玄枢之间而南北游,仰以观天之辰宿,下以识器之晷度。
时称其妙。
又论前代浑仪得失之差,著书七卷。
名为《法象志》以奏之。
太宗称善,置其仪于凝晖阁,加授承务郎。
十五年,除太常博士。
寻转太史丞,预撰《晋书》及《五代史》,其《天文》、《律历》、《五行志》皆淳风所作也。
又预撰《文思博要》。
二十二年,迁太史令。
初,太宗之世有《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太宗尝密召淳风以访其事,淳风曰:“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
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歼尽。”
帝曰:“疑似者尽杀之,如何?”
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
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雠。
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
太宗然竟善其言而止。
淳风每占候吉凶,合若符契,当时术者疑其别有役使,不因学习所致,然竟不能测也。
显庆元年,复以修国史功封乐昌县男。
先是,太史监候王思辩表称《五曹》、《孙子》十部算经理多踳驳。
淳风复与国子监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受诏注《五曹》、《孙子》十部算经。
书成,高宗令国学行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