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恐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其三曰:
臣闻《书》曰:“明德慎罚,惟刑恤哉!”
《礼》云:“为上易事,为下易知,则刑不烦矣。
上多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矣。”
夫上易事,下易知,君长不劳,百姓不惑。
故君有一德,臣无二心;上播忠厚之诚,下竭股肱之力,然后太平之基不坠,“康哉”
之咏斯起。
当今道被华夷,功高宇宙,无思不服,无远不臻。
然言尚于简大,志在于明察,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
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
今之刑赏,未必尽然。
或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
遇喜则矜其刑于法中,逢怒则求其罪于事外;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瘢痕可求,则刑斯滥矣;毛羽可出,则赏典谬矣。
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
小人之恶不惩,君子之善不劝,而望治安刑措,非所闻也。
且夫豫暇清谈,皆敦尚于孔、老;威怒所至,则取法于申、韩。
直道而行,非无三黜,危人自安,盖亦多矣。
故道德之旨未弘,刻薄之风已扇。
夫上风既扇,则下生百端,人竞趋时,则宪章不一,稽之王度,实亏君道。
昔州黎上下其手,楚国之法遂差;张汤轻重其心,汉朝之刑以弊。
人臣之颇僻,犹莫能申其欺罔,况人君之高下,将何以措其手足乎!
以睿圣之聪明,无幽微而不烛,岂神有所不达,智有所不通哉?安其所安,不以恤刑为念;乐其所乐,遂忘先笑之变。
祸福相倚,吉凶同域,唯人所召,安可不思?顷者责罚稍多,威怒微厉,或以供给不赡,或以人不从欲,皆非致治之所急,实乃骄奢之攸渐。
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来,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
且我之所代,实在有隋,隋氏乱亡之源,圣明之所临照。
以隋氏之甲兵,况当今之士马;以隋氏之府储藏,譬今日之资储;以隋氏之户口,校今时之百姓。
度长计大,曾何等级?然隋氏以富强而丧败,动之也;我以贫寡而安宁,静之也。
静之则安,动之则乱,人皆知之,非隐而难见也,微而难察也。
鲜蹈平易之途,多遵覆车之辙,何哉?在于安不思危,治不念乱,存不虑亡之所致也。
昔隋氏之未乱,自谓必无乱;隋氏之未亡,自谓必不亡。
所以甲兵屡动,徭役不息,至于身将戮辱,竟未悟其灭亡之所由也,可不哀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