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 内圣外王 儒学的形成与人文理想(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途径上,孔子关注的也不是外在神灵对人的引导,而是人的情感和意愿。

他说:“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里“仁”

不是人实现目的的手段,而是人本身的目的。

在孔子的学术思想中,与“仁”

相契合的是“礼”

孔子认为实现“仁”

的途径是“克己复礼”

,克制个体内心的欲望,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到“礼”

上。

孔子所认可的礼,是西周时期周公制定的周礼,这种“礼”

在本质上强调的是社会的不平等,并依此来区分高与低、尊与卑、贵与贱,建立等级秩序,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依照自己的地位,在自己的职分之内行事,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社会。

“礼”

,说到底就是一种规范,是在社会契约意义上社会对人的外在行为上的规范,如果这种规范为个人毫无保留地接受,并完全地转化为内心的认同,则个人在内在道德修养上便达到了“仁”

的境界。

简言之,“仁”

是人的内在修养对个人行为的规范,“礼”

是外在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

“仁”

的标准是“礼”

,而“礼”

是“仁”

的物质化形态。

正因为“礼”

与“仁”

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孔子一而再,再而三强调凡事依“礼”

其论治国之道,认为“为国以礼”

(《论语·先进》);论处世之道,认为“齐之以礼”

(《论语·为政》);论修身之道,认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论语·颜渊》)、“不知礼,无以立”

(《论语·尧曰》);论人生愉悦,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需要说明的是,依据现代民主的观点,孔子强调的“礼”

,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鼓吹了社会的不平等,并且要求人们承认现状,看似并无可取之处,但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当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

首先,孔子处于春秋时代,他不可能脱离那个历史环境,提出现代民主的观念,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没有必要苛求古人。

其次,孔子提出恢复西周礼制,是针对当时纷纷扰扰的乱世而言,将人类从对有限资源的争夺中解脱出来,保障所有人的生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玄学大师穿成豪门弃妇[古穿今]修道种田平天下DOTA2:中单之神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开海重生退婚后偏执大佬成我裙下之臣快穿之为你如愿我要做皇帝快穿之我真的不记仇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你异能很强,但下一秒就是我的了一人之开始的道爷开局签到武当山疯了!顶流死对头来我婚礼抢亲了娇软师妹疯批后,全师门跪舔称臣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我真不是法爷都市逍遥邪医大宇之上抽卡救不了诡异世界国民闺女三岁半我真就想当个厨子啊阳神冠军侯天家小农女又谜又飒一箭破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