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少女名叫柳芽儿,苏州人,自幼在丝坊做工,双手布满茧痕。
她因读了《女子进士科试策》深受触动,自学律法与经济,写出《江南织户十困书》,详述官营织造对民间作坊的挤压。
此文被执笔者推荐至共议堂,竟引起赵?高度重视。
当她站在大殿之上,面对满朝文武朗声陈词时,声音清亮如泉:
“我不是来求恩赐的。
我是来讨一个公道。
我们织女日夜劳作,却连一块布的名字都不敢绣上。
难道我们的血汗,就不配写进国家账本吗?”
全场寂静。
片刻后,掌声雷动。
会议结束后,赵?单独召见她,问:“你不怕吗?站在这里,面对这么多大人?”
柳芽儿摇头:“怕过。
但我记得老爷爷说过一句话??‘当你开始写字,你就不再是影子了。
’现在,我想让更多姐妹看见光。”
自此,“民议士”
制度正式确立。
每逢春分,各地抽签选拔,秋分返程。
他们带回的不仅是政策变化的消息,更是亲身参与治理的经历。
许多人回到家乡后,自发组织“议事角”
,带领邻里讨论水利、赋税、教育等问题。
有村庄甚至立碑铭志:“本村事务,自今日起,凡十八岁以上者皆可发言,无论男女贫富。”
然而,变革之路从无坦途。
这一年冬,北方再度大雪封路,饥荒重现。
某些边境将领为避责,竟谎报军情,称“境外异族蠢动”
,请求增兵备战。
朝廷一度准备调粮北上作战,幸得一名派驻边关的女执笔者及时揭发真相??所谓“敌情”
,不过是牧民南迁觅食而已。
她冒着风雪骑马八百里,将真实情况写成《北疆实录?雪夜篇》,并通过“民情直奏通道”
直达天听。
赵?阅毕,当即下令严惩谎报者,并调整政策:今后凡涉及军事调动,必须同时提交“民生影响评估报告”
。
他还宣布,将在幽州设立“边民共议会”
,由汉、契丹、女真、奚族代表共同商议边境事务。
“战争不该由一个人说了算,”
他在诏书中写道,“就像饥饿,也不该由一群人掩盖。”
春风再至时,一场意想不到的文化浪潮席卷全国。
福建莆田的一群书生突发奇想:既然《国民录》记载历史,为何不能有“活的历史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