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书其名,讥疏远贤士,昵刑人,有不君之道。
伏惟陛下思祖宗开国之勤,念《春秋》继故之诫。
明法度之端,则发正言,履正道;杜篡弑之渐,则居正位,近正人。
远刀锯之残,亲骨鲠之直,辅相得以颛其任,庶寮得以守其官。
奈何以亵近五六人总天下大政,外专陛下之命,内窃陛下之权,威慑朝廷,势倾海内,群臣莫敢指其状,天子不得制其心,祸稔萧墙,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览复生于今日,此宫闱将变也。
臣谨按《春秋》:“定公元年春王。”
不言正月者,《春秋》以为先君不得正其终,则后君不得正其始,故曰“定无正”
也。
今忠贤无腹心之寄,阍寺专废立之权,陷先帝不得正其终,致陛下不得正其始,况太子未立,郊祀未脩,将相之职不归,名器之宜不定,此社稷将危也。
臣谨按《春秋》:“王札子杀召伯、毛伯。”
《春秋》之义,两下相杀不书。
此书者,重其颛王命也。
夫天之所授者在命,君之所存者在令。
操其命而失之者,是不君也;侵其命而专之者,是不臣也。
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将倾也。
臣谨按《春秋》,晋赵鞅以晋阳之兵叛入于晋,书其归者,能逐君侧之恶以安其君,故《春秋》善之。
今威柄陵夷,藩臣跋扈。
有不达人臣大节,而首乱者将以安君为名;不究《春秋》之微,称兵者在逐恶为义。
则典刑不繇天子,征伐必自诸侯,此海内之将乱也。
故樊哙排闼而雪涕,袁盎当车而抗辞,京房发愤以殒身,窦武不顾而毕命,此皆陛下明知之矣。
臣谨按《春秋》,晋狐射姑杀阳处父,书襄公杀之者,以其君漏言也。
襄公不能固阴重之机,处父所以及残贼之祸,故《春秋》非之。
夫上漏其情,则下不敢尽意;上泄其事,则下不敢尽言。
故《传》有造膝诡辞之文,《易》有失身害成之戒。
今公卿大臣,非不欲为陛下言之,虑陛下不能用也。
忽而不用,必泄其言,臣下既言而不行,必婴其祸;适足钳直臣之口,而重奸臣之威。
是以欲尽其言则有失身之惧,欲尽其意则有害成之忧,裴回郁塞,以须陛下感悟,然后尽其启沃。
陛下何不听朝之余,时御便殿,召当世贤相老臣,访持变扶危之谋,求定倾救乱之术,塞阴邪之路,屏亵狎之臣,制侵陵迫胁之心,复门户扫除之役,戒其所宜戒,忧其所宜忧。
既不得治其前,当治于后;不得正其始,当正其终。
则可以虔奉典谟,克承丕构,终任贤之效,无宵旰之忧矣。
臣前所谓“追踪三五,绍复祖宗,宜鉴前古之兴亡,明当时之成败”
者。
臣闻尧、禹之为君而天下大治者,以能任九官、四岳、十二牧,不失其举,不贰其业,不侵其职,居官唯其能,左右唯其贤,元凯在下虽微而必举,四凶在朝虽强而必诛,考其安危,明其取舍。
至秦二世、汉元成,咸愿措国如唐、虞,致身如尧、舜,而终败亡者,以其不见安危之机,不知取舍之道,不任大臣,不辨奸人,不亲忠良,不远谗佞也。
伏惟陛下察唐、虞之所以兴,而景行于前;鉴秦、汉之所以亡,而戒惧于后。
陛下无谓庙堂无贤相,庶官无贤士,今纪纲未绝,典刑犹在,人谁不欲致身为王臣,致时为升平?陛下何忽而不用邪?又有居官非其能,左右非其贤,恶如四凶,诈如赵高,奸如恭、显,陛下何惮而不去邪?神器固有归,天命固有分,祖宗固有灵,忠臣固有心,陛下其念之哉!
昔秦之亡也,失于强暴;汉之亡也,失于微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