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曲率飞船的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淡蓝色的能量光罩包裹着船体,缓缓驶离类地行星的引力范围。
俞天站在驾驶舱的观测窗前,看着石壁星图与三维导航网逐渐缩小成星海中的光点,手中的仰韶陶片仍残留着与青铜母板共振的余温。
林夏的全息投影悬浮在控制台旁,瞳孔里实时刷新着开普勒-452b的坐标参数,以及那个未标注矮行星的公转轨迹。
“首次曲率跳跃准备就绪,目标坐标开普勒-452b方向,预计跳跃时长1.2小时,抵达时间误差±15分钟。”
飞船AI的电子音在驾驶舱内回荡,控制台屏幕上的航线图亮起一道银白色的虚线,穿过仙女座星系的稀薄星云。
墨守将青铜罗盘固定在导航仪旁,罗盘指针仍朝着开普勒-452b的方向微微颤动,母板上浮现的符号己稳定成三行刻痕,与《授时历》中“二十西节气”
的划分标记隐隐对应。
“按刚才的共振频率来看,母板对矮行星的信号反应更强烈。”
他指尖划过母板表面,“或许‘历法密钥’不在开普勒-452b本身,而在那颗矮行星上。”
俞天点头,目光落在控制台的时间显示屏上:“不管密钥在哪,先解决航行误差问题。
马库斯说激进派的防御周期与矮行星公转同步,我们若不能精准把控抵达时间,很可能撞上他们的防御峰值。”
话音刚落,飞船AI发出提示:“曲率引擎功率达标,引力锚点锁定完毕,30秒后开始跳跃。”
驾驶舱内的指示灯从蓝色转为紫色,船体轻微震颤,窗外的星辰瞬间化作流动的光带,仿佛被揉碎的钻石在黑暗中铺展开来。
1.2小时后,曲率引擎的嗡鸣逐渐减弱,光带消散,开普勒-452b的轮廓出现在观测窗前——那颗淡蓝色的行星被一层稀薄的白色大气包裹,表面隐约可见褐色的陆地轮廓,与地球的卫星图像惊人地相似。
但控制台的时间显示屏上,却跳出一行刺眼的红色数据:“实际抵达时间与预计偏差4.7小时,当前行星时间为目标抵达时间+4.7小时。”
“怎么会差这么多?”
负责航行计算的陈默立刻调取引擎参数,眉头紧锁,“曲率引擎的功率输出、引力锚点的锁定精度都在正常范围内,误差不该超过15分钟才对。”
林夏的全息投影快速闪烁,调取仙女座星系的引力场分布图:“是‘星系时差’——不同星系的引力密度不同,会导致时间膨胀效应。
我们出发时以类地行星的引力时间为基准,但开普勒-452b所在区域的引力场强度比预期高12%,时间流速更慢,才造成了4.7小时的偏差。”
她将两张时间曲线叠加,红色的实际曲线与蓝色的预计曲线之间,形成一道明显的夹角,“这种偏差会随着航行距离增加而扩大,若我们继续按原计划计算,下次跳跃可能偏差超过10小时。”
俞天沉默着走到资料柜前,取出父母留下的那本《授时历》残卷——泛黄的纸页上,用朱砂标注着“候气法”
的原理:通过律管中葭灰的升降,测量节气变化时的大气湿度与气压波动,从而精准划分二十西节气,使历法与自然节律同步。
他指尖划过“立春律管长九寸,葭灰自下而上飞”
的记载,突然停顿:“候气法是通过自然现象的周期性变化,校准时间刻度;我们现在遇到的,是不同引力场下的时间膨胀,本质上也是‘时间节律’的差异。
或许可以将二十西节气的划分方式,转化为‘星系时区’的换算公式。”
林夏立刻捕捉到关键:“你的意思是,把每个星系的引力场强度当作‘节气’,用二十西节气的时间间隔比,计算不同星系的时间膨胀系数?”
她快速在虚拟白板上写下公式,“假设类地行星的引力场强度为‘立春’基准值,开普勒-452b的引力场强度为‘雨水’增值,通过两者的系数比,反向修正时间偏差?”
“不止是系数比,还有候气法中的‘律管长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