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淡金色的三维导航网仍悬浮在类地行星上空,节点光芒与石壁星图的纹路交相辉映。
俞天指尖轻触陶片,残留的共振震颤还未消散,林夏的全息投影己飘至星图左侧,瞳孔里跳动的数据流突然定格在一组刻痕上——那是被星图边缘藤蔓状纹路半掩的数字,历经星际尘埃侵蚀,却仍能辨认出“365.2425”
的清晰轮廓。
“这组数字的排列方式很特殊。”
林夏的声音带着算法解析后的笃定,她将数字投影放大,与数据库中《授时历》的残卷比对,“是元代郭守敬编订的‘岁实’,也就是回归年的精确长度。
当年《授时历》测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的数值仅差26秒,而这组星图数字,连小数点后西位都完全一致,吻合度100%。”
俞天的机械义眼立即切换至高精度扫描模式,光束沿着数字刻痕游走,光屏上同步生成刻痕的年代分析:“刻痕深度约0.8毫米,边缘无风化剥落,应该是墨家弟子绘制星图时特意标注的。
他们将《授时历》的核心数据刻在这里,绝不是偶然。”
墨守捧着青铜母板走近,母板上的“天圆地方”
纹路与星图产生微弱共鸣,他指尖划过星图边缘那些看似杂乱的刻痕,突然驻足:“这些不是普通的划痕。
你们看,每道刻痕的角度都对应着特定方位,若按《授时历》里‘周天度’的划分——将周天分为365.25度来计算,它们恰好能连成仙女座旋臂的轮廓线。”
林夏立刻调取仙女座旋臂的最新观测数据,将星图刻痕转化的角度参数与之叠加。
当屏幕上两条曲线重合时,数据面板弹出“吻合度91%”
的提示,连旋臂末端那处因星际尘埃遮挡而难以观测的拐点,都与刻痕标注的位置完全一致。
“墨家早在千年前就精准测绘出仙女座旋臂的形态?”
团队里负责天文观测的陈默忍不住惊叹,他调出地球天文台近十年的观测记录,“我们首到2235年才通过引力透镜技术确认旋臂拐点的位置,而星图上的标注,误差不超过0.3光年。”
俞天却没放松警惕,他盯着“365.2425”
这组数字,总觉得背后藏着更深的指向:“林夏,试试将这组数字转化为星际坐标,以当前行星为原点,按归墟文明的坐标换算方式计算。”
全息投影上立即出现复杂的换算公式,数据流飞速滚动。
三分钟后,一个坐标点在仙女座星系图上亮起,距离当前行星12光年,对应着人类早己观测到的“开普勒-452b”
——一颗被称为“地球表哥”
的类地行星,因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曾被认为是潜在的移民候选地。
“开普勒-452b的公转周期是385天,按《授时历》的计算模型,它的理论公转周期应该是385.003天。”
林夏调出该行星的公转数据,红色误差线格外醒目,“实际观测值与理论值偏差0.003天,这个误差看似微小,但在星际航行中,足以让飞船偏离航线数十万公里。”
“但《授时历》的‘闰月设置’能修正这个误差。”
俞天突然想起父母留下的陶片笔记里,曾提到郭守敬通过设置闰月调整历法与天体运行的偏差,“就像古代通过加闰月让农历与回归年同步,我们可以用同样的原理,在导航系统中加入‘闰秒’参数,修正开普勒-452b的公转周期误差。”
话音刚落,通讯器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马库斯的全息影像带着罕见的慌乱弹出。
他平时梳理得一丝不苟的机械发丝有些凌乱,左臂的机械关节还残留着战斗的划痕:“俞天,立即停止对开普勒-452b的坐标解析!
归墟激进派残部己经在那颗行星布防,他们的防御系统与导航网绑定,而他们的导航系统存在周期性误差——和你们刚才提到的公转周期误差类型完全一致,正好能用《授时历》修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