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与坚守传统礼教的“清流派”
明争暗斗,势同水火。
赵党势大,不仅因为赵崇手握军政实权,更因其党羽遍布六部九卿,几乎掌控了整个帝国的行政命脉。
清流派虽占据道德高地,不乏忠义之士,却因内部派系林立,又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者和实际权力,在一次次的党争中屡屡落于下风,步履维艰。
在这样的背景下,《论君臣之道》这道题,根本不是在考校经义文采,而是在逼迫所有考生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政治战场上公开站队!
答卷的倾向,将直接决定考生的前途,甚至生死。
能不能中举,能不能更进一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答案,能否精准地搔到摄政王赵崇的痒处,同时又不能显得过于露骨,失了读书人的体面。
顾承安缓缓铺开宣纸,他没有急于下笔,而是再次不动声色地观察考场内的动静。
前方高台上,并坐着两位主考官。
一位年逾花甲,山羊胡须,面容清癯,此刻正闭目养神,但那微微颤动的眼睑和偶尔扫过的锐利眼神,显示他并未真正松懈。
另一位则较为年轻,约莫四十许,面色严肃,目光如鹰隼般逡巡全场,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动静。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右侧前方第三排,一个衣着华贵的锦衣公子格外引人注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他腰间悬挂着一枚质地上乘的羊脂白玉佩,价值不菲。
此刻,他正手腕悬空,奋笔疾书,笔走龙蛇,神态间充满了自信与从容,显然是胸有成竹。
他身旁伺候的书童,小心翼翼地不时为他递上新研好的墨汁和裁得整整齐齐的宣纸,那公子甚至连头都不抬一下,只用一个微不可察的颔首示意。
原主的记忆碎片中,立刻跳出了这个人的信息——周相之子,周世安。
京城有名的才子,也是本次秋闱呼声最高的状元热门人选。
其父周相,便是当朝宰相,清流派之首。
周世安自幼饱读诗书,名师教导,再加上其显赫的家世背景,此次状元之位,在许多人看来,几乎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砚台中的墨汁因刚才的耽搁,略微有些凝滞。
顾承安小心地滴入几滴清水,拿起墨锭,以一种奇异的、仿佛带着肌肉记忆的熟练动作,缓缓研磨起来。
墨锭与砚台摩擦发出的“沙沙”
轻响,意外地让他的思绪如同被墨汁浸染的水纹般,逐渐沉淀、清晰。
他开始在脑中飞速构建这篇策论的框架:必须从儒家经典入手,引述圣人之言,为自己的观点寻找坚实的理论依据,占据道德制高点。
结合当下时局——幼帝、权臣、内忧、外患,论证“君臣之道”
并非一成不变,需因时制宜,体现出对现实政治的深刻理解。
既要维护皇权的正统性,又要巧妙地为摄政王的“代行君权”
找到合理性与必要性,甚至要隐晦地为其权力提供某种“规范化”
的建议,使其看起来更符合“礼制”
。
描绘一幅君臣和谐、国家安定的美好愿景,将落脚点放在“实效”
而非“虚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