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正欲收笔,忽觉背后气息微动。
回头一看,竟是一名白发老者拄杖立于十步之外,面容枯槁,双目失明,手中却紧握一把铁铲,铲面斑驳,隐约可见红绳缠柄。
“你是……补路人?”
陆沉试探问道。
老者嘴角微动:“我曾是陈七麾下第七队石工。
二十年前,他在铁脊峡殉职那一夜,我亲眼看见他被滚石掩埋。
我们想挖,可雪崩接踵而至。
最后只能含泪立碑,写‘陈七葬此’。”
“那后来呢?”
“后来有人说他叛国,朝廷下令毁碑削籍。
我们不服,便偷偷重刻,藏于山腹。
每十年,我们就聚一次,检查碑文是否风化,道路是否通畅。
去年,听说你带着《守路日记》四处宣讲,我就知道……火种没灭。”
陆沉眼眶发热:“你们一共多少人?”
“活着的,只剩九个。”
老者苦笑,“其余的,都成了路边无名坟。”
两人默然良久。
临别时,老者将铁铲递出:“这是我用过的最后一把。
它挖过陈七的墓土,也刨过阿音种下的蓝莲根。
现在,交给你。”
陆沉双手接过,沉重如山。
回到书院时,已是暮春。
山长已年逾八旬,卧病在床,听闻《贰拾贰》现世,强撑起身,颤抖着接过手稿,读罢久久不语,终是落下两行清泪:“她比我们都勇敢。
我们只是记录,而她……真正走完了全程。”
当夜,山长溘然长逝。
遗命薄葬,墓碑不刻名讳,唯书一行小字:“守诺者之一”
。
葬礼之后,陆沉召集所有“守路传习会”
成员,宣布一件大事:将《拾陆》至《贰拾贰》汇编成册,命名为《守路全录》,并广拓副本,送往天下九十六州县学、驿馆、寺庙。
同时发起“万人抄经”
行动,号召百姓自愿誊写一段,署名于末,投入各地设立的“传灯箱”
中。
消息传出,应者云集。
农夫放下锄头,学子停笔休课,连长安街头乞儿也凑钱买纸,请人代笔抄写一页《凡人志》投入箱中。
半年之内,三千余份手抄本流转四方,有的挂在茶棚梁上供人阅读,有的藏于桥洞以防查缴,更有甚者,被僧人悄悄绣入佛幡,随香火升腾而传颂不息。
然而,风波再起。
某夜,书院突遭火袭。
虽众人奋力扑救,仍烧毁东厢藏书阁三间,所幸《守路全录》母本已被提前转移。
案发现场留有一支断箭,箭羽漆黑,箭杆刻有“肃逆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