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全国的省部级高官都被轮换了个遍。
大大小小的贪官,又查出了几十个。
可是腐败的势头,仍然没有丝毫减弱。
各地基层政府的财政亏空,仍然越来越多。
很显然,运动式的惩贪,到了嘉庆时期已经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原因之一,是与腐败官员的总数比起来,被发现和惩处者不到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腐败收益实在太高,而腐败风险实在太低。
原因之二,是腐败已经成了官僚体系的常态,贪污成了官员生活的主要来源。
一个人如果不贪污,则无法打点上司,结好同级,甚至无法在官僚体系中生存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打老虎”
已经演变成“水过地皮湿”
,震慑力越来越低。
事实上,举朝官员从乾隆晚年开始,对惩贪风暴的反应就已经十分麻木了。
乾隆皇帝生前就曾经多次哀叹:“外省总督和巡抚,一见我惩治腐败,当时也未尝不稍稍警惕一下,但是事过则忘。
这种痼习相沿成风,身陷法网而不知后悔,真是没有办法。”
到了嘉庆时期,官员的腐败热情已经高涨到了“前仆后继”
的程度,前任头一天因腐败落马,继任者第二天继续腐败。
耐心极好的皇帝也渐渐陷入焦躁。
上谕中开始出现连篇累牍的斥责、抱怨甚至痛骂。
他自认为已经非常凌厉的手段和措施,经过“死猪不怕开水烫”
的官僚体系的层层减震,到了基层,竟然已经如同抚摸般温柔。
他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混沌,自己的记记重拳打上去,都如同打在棉花团上。
“新政”
看来挽救不了大清。
他该何去何从?
方针已定
一
深秋的辽东大地,枫叶鲜红,松柏苍翠。
嘉庆十年(年)九月,嘉庆皇帝率领宗室及重臣,经过艰苦跋涉,来到满族的龙兴之地。
在祭奠了新宾永陵之后,他们向西直抵盛京,祭奠了福陵(清太祖努尔哈赤之陵)和昭陵(清太宗皇太极之陵)。
在陵寝的隆恩殿、启运殿中,皇帝认真参观了先祖留下来的遗物。
努尔哈赤用过的桌椅,看起来是那么简陋,皇太极用过的鞭子,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牛皮鞭,没有任何装饰……这些珍贵的文物,昭示着祖先创业的艰难历程。
皇帝在这些遗物前久久驻足,常常陷入沉思。
皇帝这次东巡,是顶着巨大压力进行的。
众所周知,皇帝出巡,花钱必然如流水。
因为体制所关,皇帝的随行队伍至少万人,一路的物资供应,花费巨大。
虽然嘉庆宣布此行不带任何嫔妃,一切从俭,但内务府的初步预算,也需要耗银两百万两。
镇压白莲教,耗光了大清的家底,要凑齐这两百万两白银,实在是太难了。
因此,皇帝东巡计划一出台,反对声就不绝于耳。
大臣们普遍认为,国家艰难之际,像这类不急之典,当能缓则缓,能罢则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