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大家都欢呼起来,梁思诚激动地向学生们解释了这个发现的意义:“除大殿本身为唐代木构外,殿内尚有唐塑佛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拱眼壁有唐代壁画。
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宝也。”
李唐兴起于山西,为山西留下了全国最丰富的唐代建筑及其它唐代文物。
晚饭,大家打开了带来的所有好东西,沙丁鱼、饼子、牛奶、罐头,其它零食,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次。
但在听说几位先生要去长沙后,气氛沉静了下来。
吕樵等人神色严肃,他诚恳地对林徽因和梁思诚说:
“长沙肯定不安全。
我们在学校里近期几乎都有密集的时事分析,我们知道相关的情况。
不要说日军如果打败国民党军队,有直接进攻长沙的极大可能性,而且国民政府空军孱弱,长沙在战时,必然遭到轰炸,是非常不安全的。
几位先生将家安置在长沙,可谓置于险地之下,不是明智之举啊。”
“建议老师们还是考虑和我们一起回西华,我们都认为,西华才是新中国,而且西华武力强大,是对抗日本侵略者的主力。
市面又安定繁华,特别注重教育,老师们在西华,才是学有所用的地方。”
两人本来就有几分犹豫,听到学生们这样说,心里就更是犹豫。
学生们趁机开始劝说先生们和他们一起回西安,到西安安置下来,哪怕去四川也可以啊,那里现在建设得很好,成都和重庆,比起西安还繁华很多。
一个女学生激动地说:“要是先生们能去西安,我们大学和营建系的领导和教授们,不知道会有多么高兴呢,他们以前就一直说要想办法,邀请你们来访问讲学呢。
我们营建系对于中国古建筑学非常重视,老师们都是这个方面的大家,学校一定是求贤若渴。”
吕樵和带队的另外两位老师,都拍胸脯向林徽因他们表示,西华肯定会非常欢迎他们,最近从华北有不少文化人迁居西华,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西华只是反对汉奸文人,对于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当然是支持的。
林徽因和梁思诚都犹豫了,两人对视一眼,林徽因答应同学们,这两天工作完成前,她和梁思诚会好好考虑,在工作结束的时候会决定下来。
其它的几位教授也若有所思,他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选择。
同学们高兴了起来,几位女学生向着好奇的孩子们,描述着西安有哪些好玩的,好吃的。
西安的饺子最好吃喔,有上百种陷呢,花样可多了。
还告诉孩子们在她们学校的边上不远,就有一个大的游乐场,有好多好玩的,可以骑旋转的木马,走迷宫,玩水。
而在新建的动物园里,有憨憨的大熊猫,调皮的小猴子,傲娇而美丽的孔雀喔,可爱死了。
孩子们听得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向往极了。
在接下来几天扫尾工作的时间里,林徽因和梁思诚又向同学们仔细打听了西华的种种情况,最后终于决定下来,跟同学们去西华,而另外有两名教授,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其余有两三位没带家眷的,也决定回到北平后,即带着家眷重新出发,去西安与他们会和。
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在工作完成后,大家出发的时候,就簇拥着几位教授启程,这下子林徽因他们的旅途,就变得轻松了很多,他们的行李,都被年轻的同学们代劳了。
像林徽因她们这样从山西折而到西华的,自然是少数。
但大量南迁的北平甚至天津的知识分子、学生家庭和其它人员,大多数最后还是选择了西华,这几个月西华在华北的所作所为,给他们以特别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觉得到西华,才是比较安定的地方。
这使得跑到南方国统区的人,并不算多,那都是意识形态强烈的人士,他们不认同西华的“赤色”
,无论如何都要跟着国民党走,那也没办法,这是个人的选择。
战争即将来临前,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各色人等,都在做出自己最后的选择。
大时代带来的狂风恶浪,使得每个人对自己微小的选择,可能就是未来完全不同的人生。
第158章西华最后的战备
1937的二季度,西华的军工战备生产几乎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所有的工厂都是24小时连轴转,电力保障全部是最优先的等级,一切其它的需求,在军工生产面前,全部要让路。
而与军工生产相配套的,各地的军工物资转运仓储物流体系,这个阶段也是在疯狂扩张和最后的建设中。
普通人想到战争准备,往往会简单地以为就是武器弹药、汽油柴油,以及粮油肉菜的补给,这是很不全面的。
按照二战的标准,战备最起码都要包括20种主要的基本原料的供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