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理性的信仰
那年夏天,沈玉平从剑桥大学回国,三十五岁,皮肤苍白,头发总是整齐地分在左侧。
我们第一次重逢是在兰河省医院的大厅。
那天我去探望岳母,正巧他结束查房,身上还挂着听诊器。
“顾行之?真没想到会在这儿见到你。”
“你不是在英国当研究员吗?”
“回来了。
总得回来。”
他笑,声音有点低,“国外的实验室不缺我,国内缺医生。”
他那时刚被调任为神经内科副主任,专攻睡眠与情绪障碍。
人称“最年轻的主任医生”
,媒体采访时喜欢用那句套话:“他拯救了无数陷入黑夜的灵魂。”
我记得那天他的话很平静:“人是可以被唤醒的。
只要有医学的光。”
他相信理性,相信药物、数据和神经回路能解释一切。
那时候他每周工作七天,每天不吃晚饭,只喝黑咖啡。
科室里的人都笑他:“沈主任不睡觉,睡觉的是别人。”
而那时,他的确是医院的传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治愈的幻觉
2011年的冬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沈玉平带领团队完成国内首例“慢性失眠脑刺激手术”
,患者术后连续睡眠八小时。
那天电视台的镜头拍到他摘下手套时的神情——像一个终于掌握了梦境开关的上帝。
我后来问他:“那一刻你激动吗?”
他说:“我激动,也害怕。
因为如果人能被电流唤醒,那灵魂也许就没什么尊严了。”
那是他第一次提到“灵魂”
这个词。
他的办公室里堆满医学书籍:TheNeurologyofsciousness、SleepandDreams、《神经伦理学导论》。
桌上放着一张照片,是剑桥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他站在人群中央,身后是一片晨雾。
他告诉我:“剑桥的导师曾说,‘科学的尽头是道德。
’我当时嗤之以鼻。
现在我懂了。
医生越相信理性,就越接近疯狂。”
我没听懂那句话的重量。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那是一个人开始坍塌的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院的秩序
沈玉平是那种把时间切成分秒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