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梳妆江畔立,顾影明镜里,为君来不易,叫您恣意看。
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里山也不阳刚,水却更阴柔,秀得很,也嫩得很。
在这里你是无论如何也吼不得一声,喊不得一句的。
过杨家坪不久,有半边渡。
那是因为山一时向河边走得太近,将脚泡到了水里,人贴岸行走便断了路,还要搭几步船。
说是渡船却又不来对岸,渡了半天却还在那一边继续走路。
这时正有一帮小学生放学,像群羊羔撒欢,直颠得河中的树影乱颤。
正当野渡无人舟自横,四五个小不点飞身上筏,一个稍大一点的就自觉殿后,竹篙一点,“唿哨”
一声,红领巾便迎风燃起五六团火苗,眨眼就飘到了路那一端。
河这岸有几个女子在浅水处的石头上捶衣,孩子在草窝里嬉戏,背后稍远处有农夫在耕地。
因是冬末,没有常见的漓江烟雨,平林漠漠,景色清明。
岸边不时闪过一丛丛的凤尾竹,竹后是农家袅袅的炊烟。
往前方眺望,群峰起伏,如一队行进的骆驼,隐约驼铃在耳。
回首来处,水天迷茫,山峰相连相叠,如长城的垛口,回环不绝。
站在船上,我不时冒出这样的念头,这是真山真水吗?在北方,人行山里几天几夜出不去,不知道要钻多少一线天、扁担峡;车行山里,跃上峰巅,倒海翻江。
而这山水却奇巧如盆景,美丽如童话。
说是盆景,却是真的山水、树木;说是童话,我们又真真切切地置身其内。
事物每当真假难分时,就像水墨画洇润出一种迷蒙的美,像无题诗传达着一种说不清的意,像舞台上反串后的角色透出一种新鲜与活泼。
这是我初读桂林的印象。
上岸之后我们乘车从旱路往回返,这时没有了水光掩映,却又多了满野的绿风。
路边的小山一个个兀立平野,近看像一座座圆头碉堡,像一个个麦垛。
山不高,满头都披着茸茸的草树,恨不能停车伸手去摸摸它,或者一头扎到草堆,重做一场儿时的美梦。
同车的一位青年朋友说:“原来世上真有这样的山。
小时候认识了象形的‘山’字,总也找不到想象中的山,今天才算解了这个谜。”
大家都哈哈大笑。
这些“麦垛”
大大小小地交错着,淡出淡入,绿枝蒙蒙,像一团团春风刚梳妆过的杨柳,远到天边就只剩下一痕痕绿色的曲线。
我们是专门驱车去看月亮洞的,那实际上是远处的一座山峰,中穿一洞,这洞又被前面的山所遮掩。
车子前行就渐渐看到一眉弯月,月亮由亏到圆,灿若小姑娘的笑脸,再行又渐为轻云所遮,如月食之变。
那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游,大声叫绝,非要上山去探个究竟。
这本是苏州园林中惯用的“移步换景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