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案例中,我们能看到,园所科研课题应面向教育教学实际,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脚踏实地地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研究的重点放到教师专业发展及研究能力提高上。
当然,在案例中我们也能看到,园所也要尽可能地为科研工作搭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引导教师主动学习,给教师提供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培训,给教师一个开阔科研视野的平台。
在教学实践中,开展“骨干教师带教”
“教师分层观摩”
“一课同上”
“好课再上”
等活动,帮助教师把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给教师搭建一个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
引导教师树立起“科研兴教”
“科研兴校”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
等观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使园所的学术研究持之以恒、有声有色。
七、有针对性地满足教师成长需求
案例七对“症”
下药,药到“病”
除
问题引领的教研方式,解决年轻教师在家长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满足年轻教师的需求,开展家长工作教研。
一、发放家长教研工作调查问卷,了解年轻教师的真正需求与困惑
在开学初发放家长教研工作调查问卷,教师把自己在班级家长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书写出来,采用“自下而上”
的教研模式,做到真问题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的问题有:幼儿自己不小心受伤了,应该怎么和家长沟通?幼儿之间发生矛盾以致受伤,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与家长反应幼儿自身的问题?
二、理论研读与自学相结合,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与学习能力
对教师存在的家长工作实际问题,分析归类,一一解答。
教研组长利用多媒体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如“家长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教师、家长的关系与沟通技巧”
“如何书写家园联系册”
等。
例如,“如何正确书写幼儿成长记录册”
这个问题,通过我们日常的指导工作,发现青年教师在书写幼儿成长记录册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由于对幼儿关注不够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准确,措辞随意、不严谨(如淘气,爱打人),对幼儿的期望过高、不符合该年龄特点(如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小班5~10分钟、中班10~15分钟、大班20分钟左右),字迹零乱、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等现象,通过业务学习让青年教师了解幼儿成长记录册的重要性(成长记录册是家长了解幼儿在园表现及各方面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渠道,针对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提供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进行家园配合,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组织青年教师观摩骨干教师优秀记录册的书写、骨干教师讲堂——“利用幼儿成长记录册进行有效沟通”
的讲座、介绍具体书写原则(“幼儿在园情况”
主要写优点、“给爸爸妈妈的建议”
要写针对该幼儿发展而提出的教育建议;注重体现正面鼓励及发展性原则等注意事项),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尽量使用其中的幼教专业术语,并由骨干教师、教学主任对青年教师书写记录册进行把关,每月进行平行班幼儿成长记录册的交流、展示,资源共享。
三、分析并总结不同年龄班家长的不同需求,帮助教师提高家长工作能力
只有充分了解本年龄班家长的实际需求,才能使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有的放矢。
在对家长的调查分析过程中,教师们总结出不同年龄班家长的需求。
小班家长的需求:幼儿在园是否情绪愉快、生活护理是否得当、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吃好、是否能够融入集体等。
中班家长的需求:幼儿能否与小朋友主动交往、活动中语言表达是否大胆清晰、活动中能否积极参与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