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那么,如何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华莱士:陛下,听说你有一支世界上最残暴的秘密警察部队,叫“萨瓦克”
。
有报道说,这支警察部队的暴行包括在丈夫的面前强奸他们的妻子?
巴列维:听说是插碎瓶子。
华莱士:为什么巴列维王朝的警察用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同胞?
巴列维:我首先要说的,这是荒唐的,这是不真实的,我对你提出这个问题感到吃惊。
华莱士:美国许多新闻机构已经报道了。
巴列维:我们的警察没有必要那样干。
我说我们的警察与世界上的警察一样,是有经验的,讲道理的。
华莱士:那为什么你要拥有像“萨瓦克”
那样的秘密警察呢?
巴列维:为什么不要?哪个国家没有秘密警察?每个国家都有。
……
受访者回避或不愿意回答一些问题,记者对这些问题紧追不舍——上面是《60分钟》著名记者华莱士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迫使伊朗前国王巴列维公开承认拥有秘密警察的采访内容。
采访那些受人关注的人物,问出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刺激或者棘手问题,然后得到被访者在其他人面前不可能说出的回答——是所有想成为伟大记者的新闻专业学生曾有过的梦想。
然而,最终能以此为生的,总是少数站在金字塔尖的成功者。
(一)事先做足功课
华莱士曾介绍过他的采访经验:首先记者要阅读有关被采访者的材料,听一些录音或看一些录像,然后才有心思坐下来准备问题。
至少在准备好30个或40个扎扎实实的问题以后才去采访。
通常的办法是,在本上先写出100个问题和所有经过研究琢磨以后心中想到的一切。
然后把这些问题分类。
到资料室去吧,在那里好好熟悉熟悉采访对象——并不是只有初出茅庐的记者需要这么做,即使像法拉奇这样采访人物的行家里手也说,每采访一个人物之前,她总是要用几个星期作准备,其紧张程度“简直就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
。
她总是设法找到大量有关被采访者的书籍或材料,认真阅读并作笔记,写研究心得。
这样做使采访者成了她未见面的“熟人”
,而到真正面对面采访时就能抓住实质性问题。
(二)揣摩读者的需要
电视访谈节目在世界一些国家风行,而不少节目由于没法吸引住受众被取消。
为什么?这常常是因为受众想知道的事情,主持人却迟迟没有发问。
所以,请记住,在采访时,记者是代替读者、观众向被采访者提问。
因此,揣摩读者的需要是提出恰当问题的重要基础。
“为什么”
——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是怎样想的?他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受众希望得到的回答是深层次的,是动机,是原因,而非停留在何人做了何事的表层上。
因此,记者的问题应该是关键性的或者说尖锐、敏感的,同时又最能体现受访者特性、有别于他人的地方。
有经验的记者在提问题时,有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时旁敲侧击,迂回包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