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三,大量运用人物间的对话,集中使用对人物的社会生活地位有象征性作用的细节(如人物的姿态、习惯、举止、表情、家庭布置、对上司下属的态度等),采用文学的表达技法。
第四,描写细节,烘托气氛。
可见,这种新闻写作方式很适合用来报道戏剧性强、场景重要、冲突激烈、气氛紧张、发展曲折的新闻事件。
政治暗杀的戏剧性让挫败暗杀图谋成为同样重要的新闻事件,记者可以就此写出引人注意的稿件。
2003年10月19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的“暗杀普京总统的阴谋”
,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暗杀普京总统的阴谋
戴维·莱帕德
伦敦警察厅反恐处逮捕了俄罗斯情报部门的一名变节特工,从而挫败了一起暗杀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阴谋。
被捕的这名前克格勃少校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职业杀手,也是伦敦警方在上周末接到举报后抓获的第二个俄罗斯人。
据称,这两个人试图游说英国的俄罗斯流亡者参与暗杀行动。
伦敦警方昨晚证实,这两个人一个40岁,一个36岁,都是上周日在伦敦被捕的。
他们已于17日获释,前提条件是返回莫斯科。
按照这些人的阴谋,普京将在出访时被一名狙击手开枪打死。
伦敦警方在九天前侦破了这起阴谋。
此前,他们收到了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官员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的一份详细的书面陈述。
3年前叛逃到英国的利特维年科说,他认定,刺客——他以前在克格勃的同事是潜伏在联邦安全局的间谍。
据他所知,这个叛徒是联邦安全局的一名职业杀手。
他的书面陈述共10页,是当着两名英国资深律师的面起草的。
据说,这名特工在跟利特维年科的几次电话联络和一次会面中大致描述了暗杀计划。
他对利特维年科说,普京必须被推翻。
了解此次调查内情的人士透露:“他告诉利特维年科,普京必须被干掉。”
本报得到的材料显示,上述两人于本月早些时候从莫斯科抵达伦敦,并住进埃奇韦尔大道的希尔顿大都会饭店。
其中一人打电话给利特维年科要求立即见面,地点约在莱斯特广场一家面馆外面的长凳上。
见面后,这位俄罗斯特工——代号为P少校——说,他认识联邦安全局负责普京出访安全事务的一名高级军官。
在普京出访期间,这位军官可以事先通报其行程路线,以便于刺客进行筹划。
据知情人士透露,P少校声称,暗杀行动将由车臣分裂分子来完成,他们将在普京路过的某个地方端着狙击冲锋枪突然冒出来。
这位知情人士还说:“P少校表示,普京必须被推翻是因为他在掏空国库,最终会让所有人都进监狱。”
利特维年科告诉侦查人员,刺客让他约见了不久前刚刚在英国获得避难权的俄罗斯大亨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
他们显然希望别列佐夫斯基为这次行动提供经费。
朋友们说,利特维年科和别列佐夫斯基担心这是有人想设计陷害他们,于是马上报了警。
写出这样稿件,前提条件是记者要有新闻来源。
这种来源可能是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也可能是情报机构或警察局的新闻官。
最重要的是,新闻来源一定要权威和准确,否则会招惹很大的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