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基尔达夫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宣布说:“约翰·肯尼迪总统约在一点钟逝世。”
我们在离总统专机约200码的跑道边跳下车时,基尔达夫看见了我们。
他示意要我们赶快。
我们跑到他跟前,他说,机上只能上来两名记者,约翰逊就要在机上宣誓就职,飞机然后就立即起飞。
我看见跑道旁有一排公用电话间,问是否有时间让我向我的上司报个信。
他说,“上帝保佑,要抓紧时间。”
接着,又是一场电话战。
达拉斯总机占线。
我拨华盛顿,所有电话都占线。
我又拨合众国际社纽约分社,终于接通了。
我告诉说,新总统就要在飞机上宣誓就职。
……
仪式只进行了两分钟。
在东部时间下午3点38分结束,过了片刻,总统就斩钉截铁地宣布:“现在立即起飞!”
专机驾驶员詹姆士·史温达尔上校立即启动右舷的发动机。
这时,有好几个人走出了飞机,其中包括威斯汀豪斯广播公司记者锡德·戴维斯。
由于飞机载人有限,白宫官员只允许两名报业联营记者留下。
我和罗伯茨被选中了。
实际上,我们在机上也没有座位。
在东部时间3点47分,“空军一号”
的起落架离开了跑道。
史温达尔将这个空中庞然大物一下子升到了41000英尺的高空,飞机以每小时625英里的速度,向华盛顿郊外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飞去。
当总统专机达到巡航高度时,肯尼迪夫人离开了卧室,向飞机后舱走去。
这里是所谓的家庭起居室。
就在这里,她曾同肯尼迪、同亲人和朋友们一道叙谈和用餐,度过了许多令人兴奋和激动的时光。
肯尼迪的遗体就停放在这里,是由一群特工人员抬上飞机的。
……
当我们乘坐的直升飞机在暮色中盘旋,就要在白宫南草坪降落时,谁会料到,6小时前,约翰·肯尼迪还是一个欢快活跃、笑容满面、精力充沛的人啊!
史密斯抢报肯尼迪遇刺,是新闻史上津津乐道的轶事。
若逐句分析其特写的写作技巧,完全能就此做一篇论文。
可这没有意义,因为写作功底固然重要,但在这篇特写里,记者的观察才是报道的核心。
这篇文章其实能当做一部惊险片的剧本大纲。
像剧作家一样组织报道,这是强调体验的所谓“新新闻主义”
提倡的写作新闻的方式。
它建议记者在报道真人真事时,融入小说的写作技巧,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重视对话、场景和对事件的细节刻画,对传统的“客观性”
理论提出挑战。
1973年,在汤姆·沃尔夫(TomWolfe)和约翰逊(E.W.Johnson)联合编辑的《新新闻主义》一书的绪言中,其概述了“新新闻主义”
写作手法的四大特点:第一,采用一幕幕场景与画面组合的结构描写事件,避免使用传统新闻报道中的历史叙述方式。
第二,每一幕场景由一个特定人物来呈现,即通过一个亲历事件者(如作者本人)的所见所想表现场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