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因为它整个在现在,是个连续的一。”
[20]“存在”
是“可以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
[21]。
巴门尼德认为,“存在者”
就是存在,它是静止不变的,无产生与消灭,是连续与不可分割的。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受到克塞诺芬尼的影响,但他以“存在”
这一哲学范畴取代了克塞诺芬尼的唯一、不动的“神”
。
在希腊哲学史上,巴门尼德最早把存在与非存在、运动和静止作为哲学的问题提出来了。
巴门尼德指出,“存在”
是可以被思想且与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
这里所谓的“思想”
,指的是理性认识。
思想既是认识活动,又是思想的内容和对象,所以“思想的内容也就是存在的内容”
,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
[22]。
思想对存在的认识,所得出的是真理(aletheia,英译truth)。
真理是“通过推论和证明的方法得到的普遍知识”
[23]。
在巴门尼德的学说中,真理作为一个哲学的范畴已具有了确定的意思。
而真理与另一个哲学范畴意见(doxa,英译opinion)是相对的。
巴门尼德指出,意见来源于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有本质的区别。
理性认识是对唯一不变的“存在”
的认识,所得出的真理是恒定不变的,没有任何矛盾;而感性认识的对象是现象界的事物,现象界的事物存在对立的原则,如轻和重、冷和热,所以由感性认识得出的意见是变化的,不可确定的。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谈到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但其说与巴门尼德的学说有重大的区别。
巴门尼德有关真理和意见的学说,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分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并且割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巴门尼德的哲学标志着古代希腊哲学思维的重大变化。
他之前的哲学家大体上都以本原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由此而得出种种万物生存的理论。
巴门尼德受克塞诺芬尼的影响,以唯一不变的、脱离具体事物的抽象“存在”
作为哲学的最基本范畴。
存在与非存在、一与多、静与动、真理与意见等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
这些范畴成为后世西方哲学的重要问题。
巴门尼德的哲学为后世希腊哲学开辟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巴门尼德的学说没有被时人所理解,遭到众多的责难。
他的学生芝诺挺身而出为老师辩护。
芝诺(约公元前490—前430年),出生于爱利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