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一,城邦中的手工业匠人和作坊里的劳动者大多是定居的外邦人及其购买的奴隶。
例如,在公元前409到前408年雅典的伊瑞克提翁神庙建造的过程中,在71个知道身份的承包人和工人中,公民只有20人,其余的全是外邦人和奴隶[14]。
雅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家作坊的所有者就都是外邦人[15],虽然他们要向城邦缴纳各种税费,为公民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但却没有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利,因此也就不存在代表手工业者整体利益的政治集团。
此外,由于城邦中没有类似于今天的“国有经济”
的实体和组织,城邦在内政、外交以及对外战争中考虑的主要是本邦公民的即时利益,所以很少出台有关手工业原料、市场及产品的进出口上的国家保护主义政策和措施。
第二,由于资金的不足、需求的有限和市场的狭小,手工业生产活动大多以家庭作坊为生产单位,个体小生产仍然占据主导的地位,人们更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而非数量和交换价值,确保生存比追求利润更加重要。
产量的无限度增加所造成的价格的下降会把手工业者推向破产的边缘,因此,除了像采矿业这样的不受市场条件限制的极个别的产业能够容纳上千名奴隶之外,大多数的手工业作坊都维持在较小的规模上,只雇佣或使用十分有限的工人或奴隶。
第三,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方面认识到了手工业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却把手工业劳动看成是一种粗俗的有害于身心健康的技艺。
在这个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劳动观念是,如果说农业是一种高贵的和自由的职业,那么手工业和商业则是一种低贱的和有悖自由的职业。
正如格洛兹所言:“公民们厌恶工业性和商业性职业,把这些领域白白留给了外邦人。”
[16]总之,希腊古典时代手工业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给自足的农业小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经济结构,手工业生产中体现出强烈的私人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色彩。
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交换活动,从而带来商业的繁荣。
由于资料的局限性,我们在这里仍然要以古典时代的希腊经济中心雅典为主要的参照系,来看一下这个时代希腊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根据考古学家对雅典卫城的发掘和研究,在公元前8到7世纪的时候,雅典的市场所在地“阿戈拉”
(Agora)仍然是一片公共墓地[17],至于什么时候成为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史料中并无记载。
在希腊波斯战争时期,波斯的探子在对雅典进行考察之后这样描述了这个国家的一个奇怪的地方:“他们在城市的中央设置一块地方,大家集中到一起来,相互哄骗,却又相互发誓加以否认。”
[18]这显然是在讨价还价,而这个地方就是雅典的阿戈拉。
阿戈拉既是城邦公民举行政治集会的地方,也具有进行商品交换的市场的功能,同时也是公民谈天说地的公共活动场所。
实际上,阿戈拉所具有的经济和政治功能是有联系的,因为一般来说,每月公民大会召开的时候也是城邦居民们进行各种商品交易活动的“赶集”
的日子。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和欧伯罗斯不约而同地对雅典市场上的热闹景象进行了略带讽刺和夸张的描述:
“我们祈求我们的市场每天都摆满了好东西,大蒜、嫩黄瓜、石榴、大堆的菜果,给仆人穿的小上衣。
彼奥提亚人给我们带来他们的鸽子和野鸭,他们的鹅和行鸟(plovers),充足的鱼蓝,从考帕斯(Copais)打来的鳝鱼……”
(阿里斯托芬《和平》)
“你将看到卖什么的都有,在雅典同一个地方——无花果、传唤人、葡萄酒、梨、苹果、证人、玫瑰、欧楂果(medlar)、羊杂、蜂房、鹰嘴豆(chickpea)、诉讼、牛乳(beetings)、牛乳布丁、肉桂(myrtle)、投票器、风信子、羔羊、水表、法律、起诉书……”
(喜剧诗人欧伯罗斯的残诗)[19]
图5.6雅典阿戈拉遗迹
从中可以看出,市场中的农畜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推测这些东西的卖者大都是住在乡下或者邻邦的农民,他们在集市上卖掉这些剩余农副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换取一些零用钱,再去购买那些自己不能生产而又必需的手工业品。
实际上,除了这些定期但没有固定摊位的集市外,阿戈拉附近还有很多常年营业的手工业作坊和店铺,除了包括制陶、制革、铁匠铺子、武器、木工等在内的手工业作坊之外,还有包括面包店、鱼店在内的食品店或食品加工店和旅店、理发店等服务性的店铺。
如果说雅典卫城的阿戈拉主要经营的是雅典城邦内部以及周边城邦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话,那么其另外一个城市中心比雷埃夫斯港则主要进行雅典与地中海世界其他国家的邦际贸易。
从古典时代起,尤其是在希波战争结束之后,雅典的海上帝国建立起来,地中海地区商路的便利和雅典的海上优势地位更使雅典已经十分发达的工商业活动如虎添翼,每天都有大量的包括奴隶、奢侈品和各种地方特产在内的来自希腊以及域外各国的商品在这里交易。
这些商品既极大地丰富了雅典人的物质生活,也使雅典成为希腊世界的一个最大的卖场。
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马蜂》中,主人公菲洛克里昂因为有一件波斯产的上衣和一双拉哥尼亚产的鞋子而沾沾自喜[20]。
伯里克利在他著名的葬礼演说中更是充满骄傲地说:“我们的城邦如此伟大,它把全世界的产品都带到我们的港口,因此,对雅典人而言,享受其他地方的产品,就如同享受本地的奢侈品一样。”
[21]不过,与手工业的情形相仿,在雅典从事商业活动的也大多是外邦人:“在码头、在街上、在市场、在肮脏的货摊和繁华的集市里,外邦人都占据着零售贸易……无论是进口商还是中间商,他们几乎总是外邦人。”
[22]
关于雅典进出口的主要货物,格洛兹还我们列出了这样一张清单:
雅典最重要的进口物是超过100万麦斗的谷物、干鱼、咸肉、酒、奶酪和水果;接着是原材料铁、铜、木材(用于建筑、细木工制品和柜子制造)、沥青、石蜡、象牙、皮革、羊毛、亚麻纤维和纸莎草纤维;制成品有来自科林斯的砖,来自开俄斯和米利都的床,来自迦太基和波斯的地毯,来自麦加拉的普通衣服,来自埃及的精细纺织品,来自伊达拉里亚的靴子和青铜制品以及来自阿拉伯的香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