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三节古典时期的希腊经济
banner"
>
进入古典时代,希腊各个城邦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古风时代相比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雅典。
雅典依靠其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及海上力量的优势地位,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在这个时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古典时代的经济和贸易中心。
如果说古典时代希腊的农业在作物的种类、耕作的技术以及产量等方面基本上还停留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的话,那么手工业和商业与从前相比则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进步。
这不仅表现在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分工的细化、商品种类的丰富和产量的提高上,也表现在手工业和商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公民中从事或参与工商业活动的人数的明显增加上。
市场在城邦中的作用日益加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奴隶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广泛和大量地使用在诸如手工业、采矿业等生产部门。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作为现实的经济发展在思想和观念上的反映,关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记述或讨论开始大量地出现在戏剧、哲学和艺术作品中,思想家们纷纷对农工商业在伦理道德上的正当性进行全面的反思,出现了类似于中国先秦时代的以农为“本”
、以工商为“末”
的经济观念。
他们在肯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在社会分工和人们的生活需要上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大多给予了农业以高度的评价,对人们在工商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金钱的无限欲求和欺诈行为予以谴责,并建议城邦的执政者对工商业的发展予以严格的监管和限制。
固然,“重农抑商”
观念的产生不但不能否定古典时代工商业发展的事实,反而说明了工商业活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这种观念毕竟是传统社会的农业和农村生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结构的一种反映。
在希腊古典时代的工商业出现较大发展的同时,以雅典为代表的城邦民主制度也进入完备和稳固的时期。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在古史学界乃至东西方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古史现代化学派”
,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看到了古代世界和现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相似性,给古代希腊贴上了“工商业文明”
的标签。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断研讨和反思,“古史现代化学派”
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而且,把希腊经济看成是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的“原始派”
尚未取代“古史现代化学派”
。
原始派的学说,近年来也不断受到挑战。
所以,如何确定农业和工商业在古希腊经济生活中的比重、影响和地位,依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农工商业的发展
农业希腊城邦的本质特征是公民团体。
梭伦把公民权总结为三个要素:公民的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和土地所有权。
可以说,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在经济地位上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是否可以拥有土地。
保有一块份地既是公民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维持公民权的重要保障。
“古典城邦中自由民最重要的特征包括,国家对农民和他们的土地不征收固定的人头税和财产税,同时只有公民才拥有土地,而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利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1]在城邦早期,公民中的绝大多数人无疑都是土地所有者,梭伦改革中按照农产品产量的多少来划分公民的四个社会等级的做法,正说明了这一点。
虽然通过立法和改革活动维持土地占有现状以及保障公民能够占有一块份地以维持公民团体的稳定性,一直是城邦执政者的政策,但是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贫富的分化和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兼并仍然在所难免。
城邦通过对外殖民,解决了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公民的生计问题,但本邦中“非农业”
公民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的增加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以雅典为例,由于耕地有限、土地贫瘠,为了养活众多的人口,梭伦时代就确立了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国策。
进入古典时代,雅典虽然发展成为全希腊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但农民公民为公民团体主体的社会结构,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