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帕台农神庙雄伟庄严,神庙上精美的雕塑吸引了无数希腊人前来观瞻,其特殊的庄严神圣至今为人们所景仰。
三大悲剧家的作品震撼了无数的观众,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古往今来无数的读者。
雅典帝国盛极一时。
雅典与斯巴达矛盾的激化自公元前479年到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大约50年的时间是希腊历史上最特殊也最关键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内,雅典达到了历史发展的顶峰,民主政治更加成熟,文化艺术繁荣,在雕塑、建筑、文学、史学等领域都留下了彪炳千古的作品。
希腊世界的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波斯入侵的盟友在这段时期内反目为仇,各种政治力量重新整合,亲波斯与反波斯两大阵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雅典为代表的新兴政治力量——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代表的传统政治集团——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对峙。
雅典先与伯罗奔尼撒同盟的主要成员科林斯、继而与斯巴达发生冲突,最终演变成波及整个希腊世界的战争。
在这一时期的前20年,波斯的威胁尚未完全消除,雅典和斯巴达尽管存在着明争暗斗,但表面上还维持着较为缓和的外交关系。
萨拉米战役之后,雅典重修卫城和比雷埃夫斯港的城墙。
面对这一具有战备意义的活动,斯巴达只是口头抗议,却没有采取切实措施加以阻止。
不仅如此,斯巴达认为海上战争于己无利,交出联盟的领导权,退出了战争,放任雅典在爱琴海上大肆扩张势力。
公元前471年,雅典放逐底米斯托克利,重用客蒙。
客蒙是斯巴达在雅典的外交代表,也是亲斯巴达的代表。
不过,雅典与斯巴达的矛盾由来已久,很难弥合。
即使是波斯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双方的明争暗斗仍然不断。
如普拉提亚战役之后,雅典的反斯巴达派就竭力阻止授予斯巴达人以最高的英勇奖,不允许他们建立胜利纪念碑[12];米卡列战役胜利后,斯巴达曾经计划把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居民迁移到爱琴海岛屿上,但遭到雅典的激烈反对[13]。
客蒙上台之后,雅典对斯巴达的政策并没有完全转向,客蒙的政治对手厄菲厄尔特依然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而厄菲厄尔特是激进的反斯巴达分子。
公元前465年,提洛同盟国家塔索斯密谋起义,要求斯巴达支持,斯巴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斯巴达旋即因为大地震被迫放弃干预计划。
这次大地震给斯巴达带来巨大的打击,据说斯巴达城内只剩下5栋房子未倒塌,公民死亡达2万人,儿童伤亡尤其惨重。
黑劳士则抓住时机发动大规模的起义,此即“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
[14]。
斯巴达被迫向原希腊同盟的成员国求助,雅典国内客蒙主张援助,但厄菲厄尔特等人则主张任由斯巴达遭受**。
后来,客蒙终于说服雅典公民,率领一支4000人的雅典重装步兵前往斯巴达。
斯巴达的军队因为地震削弱近一半,雅典的军队几乎等同于斯巴达的总兵力,这不能不引起斯巴达的疑虑。
斯巴达拒绝雅典军队入境,这件事引起雅典的强烈不满。
公元前461年,客蒙被放逐。
同时,雅典调整外交政策,联络阿哥斯和色萨利组建反斯巴达同盟,把原属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国的麦加拉接纳为提洛同盟成员。
前两个国家在希波战争期间都投靠了波斯,阿哥斯是斯巴达的邻国,一直与斯巴达敌对。
反斯巴达同盟建立之后,雅典不仅仅关注海洋,同时开始在希腊半岛发展势力。
公元前460年,雅典与科林斯等伯罗奔尼撒同盟国家发生冲突,此即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60—前445年)。
战争的导火线是雅典与科林斯争夺麦加拉的控制权。
麦加拉位于科林斯地峡北部,与雅典和科林斯毗邻。
当时,麦加拉与科林斯发生边界纠纷,投靠雅典,雅典趁机接纳麦加拉加入提洛同盟,并控制了麦加拉的尼塞亚港和佩盖港。
这两个港口位于科林斯地峡的东西两侧,大大便利了雅典出入亚得里亚海,从而对科林斯的海上贸易带来巨大威胁。
雅典继续采取攻势,派军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角的哈利埃登陆,派海军围攻厄基那。
在哈利埃,科林斯和爱皮道鲁斯军队给予雅典陆军以痛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