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三节迈锡尼文明
banner"
>
迈锡尼文明一般是指公元前1600—前1200年期间南希腊的迈锡尼、提林斯、派罗斯等地的青铜文明。
随着约公元前14世纪初克里特文明的衰落,爱琴文明的中心便由克里特岛转向希腊大陆南部的迈锡尼。
迈锡尼文明成为古希腊青铜时代晚期文明的代表。
一、“希腊底”
文明
迈锡尼文明是新石器时代以来希腊大陆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1]。
同时,作为后进的文明,迈锡尼文明也受到更先进的古埃及文明,特别是克里特文明的很大影响。
早期“希腊底”
文明希腊半岛的青铜文明得名于“希腊斯”
,又被称为“希腊底文明”
(HelladicCivilization)。
与基克拉底文化和克里特文明相比,希腊底文明起步较晚,相对落后。
大约公元前2600年左右,希腊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才开始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即早期希腊底,包括早期希腊底一、二、三期);而北希腊的马其顿和色萨利等地,由于被一支从多瑙河流域南下的操希腊语的印欧人所侵占,仍旧保持着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直至约公元前30世纪末,才蹒跚地迈入早期青铜时代的门槛。
早期青铜时代,农业氏族公社仍然是希腊大陆上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们开始使用铜制的匕首、凿子等武器和工具,青铜直到早期希腊底的晚期才出现。
居民点多分布在希腊半岛的中部和南部,如中希腊的底比斯、奥科美纳斯、欧特里西斯、勒夫坎地(Lefkandi)、阿斯克塔里奥、阿伊奥斯-科斯马斯等地,以及南希腊的祖格里斯、提林斯、列尔纳、伊利斯、阿伊奥斯-德米特里奥斯、阿科维提卡、弗德科里亚等地[2]。
考古学家在以上地区均发现了早期青铜时代的遗址。
在早期希腊底一期(约公元前2600—前2500年),希腊大陆上的社会发展相对平缓。
居民的房屋一般呈圆形或半圆的马蹄形,建筑在石基之上,面积不大,极少设防。
早期希腊底二期(约公元前2500—前2200年)以后,希腊大陆获得了较快发展,像同时期的克里特岛一样,也出现了一些类似“宫殿”
的较大型建筑。
如列尔纳著名的“瓦房”
(因瓦片屋顶而得名),长25米,宽12米,呈长方形,内部有多间房屋,外部有走廊,四面均有入口,可以通往走廊和房间。
“瓦房”
建在石基之上,墙壁则用一米多厚的泥砖垒砌而成,而且经过灰泥粉刷。
在中心聚居点的周围,还有双层围墙环绕,并设有塔楼。
另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提林斯的圆形建筑,也建在石基上,周长达88米。
据测算,其高度约有26米,支撑墙的厚度可达4.7米[3]。
关于这类较大型建筑的性质与功用,目前尚难以确定,它们可能是氏族首领的私人居所或地方的行政中心,也可能作为公共建筑,召开氏族会议或举行祭祀仪式,或者是集体的粮仓。
不管怎样,这些规模较大的“宫殿”
和围墙的修建工程,非一家一户所能单独完成,说明在当时的氏族社会中,可能已经形成了某种相对集中的公共权力[4]。
早期希腊底三期(约公元前2200—2000年),希腊大陆上开始出现一种带有长方形大厅的长型房屋,或设有门廊,开了晚期希腊底时期迈锡尼式建筑的先声。
早期青铜时代,希腊大陆上的墓葬多为家族小墓,几个人葬在一起。
墓葬的形式有岩穴墓、坑式墓和石建的墓室,包括圆形或箱形石墓等。
有的箱形石坟可能受基克拉底群岛丧葬风格的影响,部分建于地下,部分则如同小型房屋那样建在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