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 克里特文明(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图2.3法埃斯特圆盘

考古资料证明,妇女在克里特社会宗教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贵的女神或主持祭仪的女祭司形象在壁画、雕塑、印章、石瓶、陶器等造型中大量出现,或威仪万千,或雍容华贵;而偶尔出现其中的男性祭司则明显处于从属地位,至于男性祭司主持典礼的场面则更为鲜见。

这大概与克里特长期盛行的大女神崇拜有关,也可能是古老的母权制在宗教信仰上的延续。

女祭司在宗教仪式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地位显赫,并有可能获取了一些政治特权[14]。

有学者甚至认为,以最高女祭司为首的僧侣集团不仅作为大女神的代言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宗教权威,可能也掌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15]。

克里特人的宗教崇拜可能包括游行、舞蹈和献祭等一系列活动仪式,其中,一种类似斗牛杂技的“公牛舞”

,在该时期的壁画和雕塑、印章等各种器皿上屡次出现,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从克诺索斯宫出土的“公牛跳跃壁画”

来看,“公牛舞”

是一种惊险的、颇具技巧性的杂技表演。

画面中有一名年轻女子勇敢地迎面抓住飞奔而来的公牛的尖角,一名年轻男子则在公牛的背上潇洒娴熟地翻跟斗,另一名年轻女子,立于牛后,双臂前伸,似乎在保护、接应在牛背上翻跟斗的男子。

关于“公牛舞”

的性质与意义,学者们意见不一,或认为“公牛舞”

是克里特人纪念大女神的一种祭祀仪式[16];或主张其仅仅是一种世俗的大众娱乐活动,斗牛士由俘虏担任,并将“公牛舞”

与米诺陶的传说相联系,认为米诺陶的故事实际上是“年轻的男女俘虏为之丧命的危险斗牛活动的记忆的神话变形”

[17]。

另有学者提出,“公牛舞”

是克里特王周期性登基祭礼的一部分。

“克里特半神的国王是有任期的,每过8年都要履行再登基仪式,‘公牛舞’正是该仪式的一部分;……公牛的血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巫术再生力量,‘公牛舞’旨在显示和证明被祭公牛的力量和神性,从而利用公牛的血使受洗礼者象征性地获得再生,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和人生阶段。”

[18]

手工业新王宫时期,也是克里特手工业发展的全盛期。

手工业的分工更为细致,各种工艺也越来越成熟,精美的工艺品层出不穷。

古王宫时期盛行的卡玛瑞斯陶在新王宫早期仍然沿用,但在装饰风格上逐渐由原来的黑底白纹向白底黑纹转变,器身的装饰图案也更为密集,而曾风行一时但不太实用的“蛋壳陶”

已过时了。

至新王宫中期,这种白底黑纹的陶器已经相当普及,螺旋纹装饰和花卉装饰风格的陶器开始流行,多彩的花草植物体现出一种令人愉悦的自然主义情趣。

新王宫晚期,除花卉装饰的陶器外,海洋风格的陶器开始兴盛,其装饰图案主要是海洋生物,诸如章鱼、海豚、鱼、海草等。

这一时期,青铜器皿的使用日趋普及,金银器加工工艺也有了很大进步,石瓶制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克诺索斯宫殿附近出土的牛头角状杯造型独特,雕刻精准,颇为传神。

出土于哈吉亚·特里阿达皇家别墅遗址的“丰收瓶”

、“酋长瓶”

、“拳师瓶”

,装饰画面栩栩如生,有的器身还镀有一层金箔,精美绝伦,无不显示出匠人高超的石雕技艺。

扎克罗宫殿遗址中也有大批石瓶被发现,其中包括晶莹剔透的水晶瓶、双耳大理石石瓶、圣餐杯等,皆造型优雅,雕工精湛,堪称杰作。

象牙雕刻则精细入微。

考古学家在克诺索斯宫发现了一组表现斗牛杂技的象牙雕像,“斗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球高武之我是傅昌鼎斗破苍穹神之炎帝分手后,我闪婚了个隐形富豪王室之祭愿者我穿成了腹黑狼崽子的丑娘我赚的真是辛苦钱重生日本当神官云梦的魔性之旅大唐首席女婿乡村教师太虚化龙篇在惊悚世界无限开挂都市仙尊网游之天命织造师墨爷!小祖宗又去炸场子去了凤临之妖王滚下榻重生年代:空间致富小辣妻我在镇夜司打开地狱之门楚医生的作精娇妻是玄门大佬美漫大恶人地府缝合怪斗破从异火开局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就是富二代!木叶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