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任何意在贬低植物、动物乃至生命世界的思想,都会使人的生命世界黯然失色。
法国学者史怀泽曾言:“没有一个生命是不贵重的,虽然生命是脆弱的,但是每一个生命,包括人类以外的生命都是一个奇迹,都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因此,他提出了“敬畏生命”
这一全新的伦理价值观: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当人们把人类之外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第三,基于人类生命存在内涵而言的,生命因其存在厚重的责任而获得敬重与尊严,人类生命具有不断生成的丰富性。
生命处在生长和发展之中,不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单到复杂。
从个体生理发育看,身体的逐渐长大,大脑不断发育与功能开发,性别体征的不断展现,个体身体机能的不断完善,都是个体生命不断丰富的体现;从个体心理层面看,个体感知觉能力的提高,记忆能力的增强,思维想象空间的加大,情绪情感的丰富,独立性的增强,也都是个体内心世界不断丰富、生命日益成长的表现。
人类生命不断生成的丰富性还体现在人类自然生命所具备的未特定性以及人类自身对它的超越。
动物的生命一经产生就获得了机体器官的心理构造、生理机能和行为方式的特定形式,这一特定形式决定了动物只具有适应某一特定环境的生命功能,如鱼只能在水中生活、马只能在陆地上奔跑,而鸟需要在天空中飞翔,生命对它们来说只是有限的存在,是它们先天本能的无尽重复。
而人类的生命却并非如此,其活动器官在构造和生理机能上更具有动物所不具备的未特定性,这种未特定性在形式上造成人类生命本能的脆弱和匮乏,却在实质上成就了人类生命拥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它时刻激励和提醒人们不断超越需要和追求,为人类的生命扩展提供了无穷的发展空间。
生命承载着许多责任,如与生俱来或后天萌发的责任、国家利益的责任、对社会发展的责任、对父母家人的责任、维护个体生命尊严的责任,而保存自我生命的存在既是生命最基本的责任之一,又是实现众多生命责任的必要前提。
人的生命一旦产生,它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属于父母亲人。
一个随意放弃和侵犯生命的人是一个对生命不负责任的人。
第四,基于生命蕴含的能量而言,生命因拥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潜能而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与非生命相比,任何生命体的存在,都有着生命的本性,即在任何环境中谋求生存成长的力量与能力:要生根、发芽、结果,要长大、长高、完善。
生命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并以其勃勃生机彰显着生命力的强大与顽强。
从生命蕴藏的潜能看,人作为自然物质进化梯上最高形式的存在物,机体内蕴藏着巨大丰富的生命能量,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与生成空间。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就断定:普通人只用了他们全部潜力的极小部分,“一个健康的人,终其一生只利用了他固有能力的10%”
,“与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
我们的热情受到打击,我们的蓝图没能展开,我们只运用了我们头脑和身体资源中的极小一部分”
。
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倾向。
罗杰斯则指出,所有个体的生命中均存在一个要朝更复杂的组织发展,要更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实现趋向”
,这种实现趋向根植于个人内在的一种能力,它给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生存动力,促使个人探索环境、学习知识,并致力于追求更能充分发挥潜能、更让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生命以其唯一、广博、厚重以及巨大的潜能而赢得人们的广泛尊重。
二、探寻生命的意义
人不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意义的存在。
当一个人开始独立自主地思考人生的重要问题时,就一直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为了什么?这种思考实际是青年人开始积极探索自己的人生意义。
然而,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人逐渐丧失了生命活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陷入了一种“存在性危机”
中,致使空虚和孤独成为我们时代的疾病。
现代人在心理上迷失了方向,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
生命意义在心理学研究中首先是作为临床概念出现的,是由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神经病学家、“意义治疗学派”
创始人维多克·弗兰克尔根据存在主义哲学和自己在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提出来的。
他认为,生命意义有助于克服心灵性神经功能症,即以冷漠、乏味和无目标为特征的心理病态。
有的学者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多维度的构念,包括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原则,综合和目标的认知,对有价值的目标的追求和获得,并伴随有现实感”
。
根据存在主义以及意义疗法的基本理论,对生命意义的诠释,综合起来看,生命意义概念主要有3点内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