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升自身意志力。
(四)有效整合“镜像自我”
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指出,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的评价,而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
也就是说,我们最后获得的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是我们“加工”
之后的结果。
我们可能会因此而高估或低估别人对我们的评价,“镜像自我”
会因我们的心理加工而变化。
据心理学家调查,当他们询问别人最后一次称赞他人是多少天前时,美国人典型的回答是1天前,而日本人对此的回答一般是4天前。
鉴于此,日本人到北美后通常会因朋友间的相互恭维而感到惊讶。
并且,如果告诉北美人他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会比告诉他们做得不好更能使他们坚持,而日本人在失败时更能坚持。
一方面,西方国家这种常见的自我膨胀有助于培养乐观、积极和自信的心态,但若是演变成盲目自大和自负就会对身心健康不利。
另一方面,我们若是低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使自己沮丧,遭受打击。
所以,我们要有效地利用镜像自我请别人说出对自己的感受,并参考多面镜子,对他人评价作出有效整合。
(五)增加自我肯定
有信心的人都曾经经历过让他们相信“我做得到”
的事件——测验上考到“A”
、重大的小联赛击球、出演学校舞台剧的角色、与漂亮女孩或英俊男生约会——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事件,但是他们实际上都是有力的事件,因为它们会让人产生信心的感觉。
信心低的人只记得起少数这样的事件。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成长的时候没有过成功的经历。
更有可能的是,他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成功。
有信心的人会注意到,并且经常庆祝他们的微小成功,从而发展自己;他们或许也潜意识地使用他们的微小成功来创造更多成功经历的正面期望。
这种经历就是建立信心宣言“我曾经做过,我可以再做一次”
的根基。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增加自我肯定,让我们在生活的小事中获得自信。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我很重要。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
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认识自己是个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同在的过程。
自我意识的健全是每个人的执着追求,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个体一生永无止境的过程,更是个体终生为之付出艰辛与努力的课题。
我懂得了
1.自我代表着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独特方式,是每个人心理活动的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2.进入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人生课题就是开始真正认识自己,重新评价自己,进而不断发展自己。
3.只有懂得了了解自我、学会关爱自我、乐于调整自我、善于规划自我、勇于挑战自我,才能有坚实的心理基础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拓展阅读
优秀书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