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有时我们并无喝水的需要,如在逛超市的时候你看到有正在促销的饮料就买了一瓶,此时外在刺激(促销)成为引起行为的原因,我们称这个外在刺激为诱因,它是动机产生的外部条件。
2.情绪
情绪是以生理唤醒水平、面部表情、姿势和主观感觉的变化为特征的某种状态,它和需要关系紧密。
就比如,当一个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会产生悲伤情绪;而如果他们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
情绪的发生有其生理基础,传统上认为边缘系统是情绪的关键脑区,而且大脑活动的记录表明右半球在识别他人情绪时起主导作用。
认知因素在人的情绪反应中起主要作用,我们习惯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样的话来安慰那些遭遇了不幸的人,即试图通过改变认知来调整情绪。
图1-2哪张图片更像是笑脸呢
(图片来源:Levy,J.,Brainand,1983)研究表明大部分人会选左边这个图,因为我们的右脑在识别他人情绪时起主导作用,所以左边的表情更易引起你的注意,因而左半边是笑脸的图片你觉得更像是高兴。
(三)人格、气质和性格
1.人格
人格是我们生活中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如“那个人人格高尚”
,这是道德层面上的人格;“你再怎么说也不能侮辱他的人格”
,这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格。
心理学中的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它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
2.气质
同样这里的气质不同于你以往理解的气质,它指的是我们平时讲的脾气,它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倾向性等动力特点的人格特征,是人生来就有的。
心理学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4种类型。
每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其各自的典型特征。
胆汁质:精力旺盛、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
黏液质:稳重有余而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抑郁质:敏感、多愁善感、孤僻、行动缓慢。
3.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不同于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主要受社会历史文化和个人经验的影响,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方面的差异,如同样看到乞丐,有人伸手援助,有人冷若冰霜。
(四)意识与无意识
图1-3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
问题曾经困扰着无数哲人,有人曾称它为“人类最后一个难解的谜”
。
一般而言,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就是现在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意识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睡眠和梦是人的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弗洛伊德所讲的潜意识即此处的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人心底最深层次的部分,包含大量的观念和愿望,因与社会伦理道德相冲突,所以不能出现在意识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