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一生亲近佛老,每到不如意,爱逃入山水之间,找高僧或道长们畅谈,排解忧愤。
王阳明曾言“每逢山水地,必有卜居心”
,他情趣来时,总渴望这样的小隐。
但王阳明又是两栖性的,“我亦恋山仍爱官”
。
尽管朝政恶化如此,尽管他也知道权力系统是良知的对立面,却只得努力保持一份出离心,在体制内部忍耐着做,在等待机会中一点点建设和改变。
在不值得的时代,依然担当世道,力行所知,乃圣人之大勇。
儒家精神血脉赋予他的责任感,让他“小舟从此逝”
的美梦只能想想。
虽然想隐而不得隐,但阳明身上的隐逸气和超越感,能让他从官场的泥潭中找到内心的一片净土。
纵观阳明一生,隐逸的情怀和心境是他生命的底色之一,“隐”
是独立之意志、自由之思想的人格基础。
这封家书中,他把亲眼所见的皇宫内外种种腐化和无耻行径告诉自己的父亲,并建议“家中凡百,皆宜预为退藏之计”
。
王阳明自己想退藏而不得,只能在家书中希望弟弟们一心读书求道,甚至多做农活,远离市嚣虚诈之徒,积善养福,退步让人。
“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三四十年,这天下局势会发展到哪种地步!”
在家书最后,王阳明希望父亲对余姚家中事也早做打算,求洒脱,不牵缠。
前言我们已经说过,这种隐逸的家风也是遗传。
只是求洒脱,不牵缠。
何其难?体制是容不得洒脱分子的,体制本就是一张网,千丝万缕,想不牵缠太难,这时候就是考验心力的时候。
即便身不由己,心也能畅游环宇。
心学就是要教我们如何洒脱,如何在现实的束缚中谋得精神的自由与高贵。
诚如家书中所言:“但信自己恻怛心、平直心、退步心,当时了却,此最脱洒。
牵缠不果,中间亦生病痛。”
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保持平直心、退步心,便是上乘修行功夫。
我们日常工作生活,都要先料理好自己这颗心。
恻怛心、平直心也需在风波中历练而来。
正如王阳明所言,处烦琐事,一味犹豫不果,就会徒生病痛。
心不平,不退,烦恼事便源源不断。
王阳明多次强调的“事上磨炼”
,要炼的也正是这种恻怛心、平直心。
王阳明的一生,正是修心炼胆的一生。
一封家书,半封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