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也是继两晋“五胡乱华”
流入温州的第二批人口。
而浙东地区不断发生的农民起义,如天宝三载(744年)的吴令光起义、浙东“海盗”
起义、宝应元年(762年)舟山岛袁晁起义、大中十三年(859年)浙东裘甫起义、乾符二年(875年)浙西王郢起义等,都直接波及了温州,促使一些人离开易动乱的河谷和滨海地带,进入山区。
顾况《仙游记》载:
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水。
漈水者,东越方言,以挂泉为漈。
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约在瓯闽之间,云古莽然之墟。
有好田、泉竹、果药,连栋架险,三百余家。
四面高山,回还深映,有象耕雁耘,人甚知礼。
野鸟名鸲,飞行似鹤。
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
有一老人,为众所伏,容貌甚和。
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
乍见外人,亦甚惊讶。
问所从来,袁晁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
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
为致饮食,申以主敬。
既而辞行,斫树记道。
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这俨然是唐代的“桃花源记”
。
顾况在温州任职,这个故事不致全无踪影。
动**的晚唐,夏九他们或许从河谷平原出发,朝着西面的这片高山峡谷而来,“寻得桃源好避秦”
。
山峦叠翠的山间盆地,带给夏九安宁的气息。
他在这片莽苍的山谷里站定,将锄头举过头顶,用力楔入茂盛的草丛,当一股泥土的腥香,从萋萋的荒草上漫过时,他的脸上不禁泛起微笑。
然后,一锄,一锄……黑色的浪花,绵延开来。
一场雨水后,一片茸茸的绿色长了出来,再给几天南方的好天气,稻谷的清香就开始在山谷里流动。
人的繁衍也如草木,夏九的族人也像一把种子在山谷里撒开来。
不知道夏九后裔现在北林垟还有多少人?问当地村民李宗玉。
“现在当地没有一个人姓夏的。”
他们去了哪儿?夏九一族消失得只留下一个人名,这令人匪夷所思。
李宗玉给我讲了一个当地的传说:“北林垟最早的居民是夏姓和叶姓。
后来,夏和叶两个家族都染上瘟疫,只留下叶家一个孩子,是后来搬来的陈姓人的外甥,就由舅舅养大,跟着姓了陈。
随着陈姓家族在当地不断壮大,陈家人排挤这位外姓人,已经长大的叶氏后人,就搬出来自立门户,就是现在的下垟村。
他们在家庙里立了夏九牌位,称‘夏九明王’。”
这个传说让我内心惊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