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叶兜里的水,走到半途差不多已漏尽。
在古物面前,因为无知,所以徒劳和无助。
隔了一周时间,再次进山,用水冲洗了石碑,用铁刷清除了碑上的青苔。
石碑吃了水后,竟然整块暗了下去,那些字没有浮上来,反而像溺水了一样,沉到时间的深海里去。
扑到石碑面前,细细搜寻,想把它们打捞上来,除了上次认出的“温州路”
和“佛”
,这次认出了“夏九”
,这两个字足以让我们断定这块残碑就是极乐寺碑。
或许也是在这样一个阳光温煦的午后,一个拓碑人把一张宣纸像一张网似的铺在极乐寺碑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一个个字从时间的海中打捞上来。
山风从雪白的宣纸上拂过,一个个黑色的字开始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不知极乐寺碑损坏于何时?耳边仿佛传来一声闷响,似雷声消逝在山的那边。
距今六百多年的极乐寺碑断了。
没有人知道。
一株南瓜藤从旁边的田园里爬过来,卧在石碑身旁,开了一朵黄灿灿的花。
四
极乐寺与这块残碑,隔着一小片梯田。
四季豆的藤蔓已开始渐渐枯萎,茄子虽还开着花,结的果实不是驼背就是躬腰。
秋的萧瑟之气已悄然而至。
只有稻禾越发茁壮,酝酿着登上季节金灿灿的巅峰。
天地间的荣枯兴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大地上的事物消失又在轮回。
眼前的极乐寺,五间平房,简陋,寂静。
从唐代到现在,生生灭灭,没有被湮没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
寺坐西朝东。
站在寺前极目远眺,四围青山如屏,绿野平畴尽收眼底。
寺在山的褶皱处,深藏不露,外面进来看不到寺,而寺内看外面却一览无遗。
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极乐禅寺在泰清乡后梁龙德间建。”
应是基禅师搬极乐禅寺到前山的时间,就是现址。
极乐寺所在的高山盆地,有多条山岭通往瑞安。
寺前岭,我曾走过,翻过山去,是瑞安的朱山、东元等地。
这几个地方与泽雅一样,都是造纸古村,峡谷山涧边水碓和纸槽错落有致,旧日造纸盛况可见一斑。
尤其是村人讲的不是瑞安方言,而是泽雅方言,应是寻觅适合造纸的水源从泽雅这边搬迁过去。
另一条叫和尚岭,翻过山是瑞安山后,这条岭估计是极乐寺的僧人修建,才有此名。
寺前岭曾走过太平军的铁马。
一八六二年二月,太平军进攻温州,四次攻打不下温州府城。
将领白承恩便出奇计,亲率精锐部,从青田万山越白沙岭突入瑞安飞云小港,另派偏师绕道永嘉林垟(今瓯海区北林垟),翻越朱山,在瑶庄会合,到河上桥,在大岭巧摆荷包阵,千余乡兵陷入包围。
白承恩部乘胜进驻潮至一带,直指瑞安县城,不料在桃花垟中了埋伏,白承恩死于抬枪之下。
白承恩是温州平阳人,熟悉温州地形。
白承恩派出的偏师就是经极乐寺旁的寺前岭往瑞安朱山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