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之出”
“之略”
“之图”
十章,写得细致入微,气象万千。
剡中茶事,陆羽似乎考研得最是详细。
“之出”
一章中写道:“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
在“之器”
说,用两层又白又厚的剡溪出产的剡藤纸做茶叶纸囊,储放烤好的茶,可使香气不散失。
用两层的剡纸做纸帕,裁成方形,十张垫十枚茶碗。
在“之事”
中还收录了一则剡中“飨茗获报”
的故事。
陆羽说“碗”
也是越州的好,鼎州、婺州、岳州、寿州、洪州都比不上越州。
有人说邢瓷比越瓷好,陆羽认为完全不是这样。
他说,如果邢瓷质地像银,那么越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点;如果邢瓷像雪,那么越瓷就像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白而使茶汤呈红色,越瓷青而使茶汤呈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点。
陆羽踏遍越州的角角落落,对茶的审美相契于越地的山水。
我见过唐代窑口出土的越窑青瓷,釉质温润如玉,如宁静的湖水,青绿略带一点黄,有“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的风骨。
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之一被称作“秘色瓷”
,是贡品,也是商贸瓷。
这越窑青瓷烘托茶汤的绿色,碧玉般晶莹,嫩荷般透翠,又有层峦叠嶂般的舒目。
爱茶的陆龟蒙赞美越窑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诗人是深知用越窑喝茶的妙处。
陆羽对茶的寄情,或者说对茶的专研,承继了魏晋之风。
北方的士族南渡后,南方的地貌和它多种多样的植被不仅成为诗歌的主题,也成为学术研究的主题。
谢灵运的《游名山志》详细记录了胜地名山的地理信息,还有大量描述南方奇异事物的文献记录,包括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作于公元304年),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张华的《博物志》(作于公元300年之前)。
陆羽的《茶经》让我想起另一本书——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这是一本写唐代外来文明的书,一本物质之书,也是一个风华又糜烂的大唐。
陆羽是“兰陵美酒郁金香”
后的那一盏茶,是“唐三彩”
上的那一抹青,一起构成了大唐。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这是陆羽的朋友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中的诗句。
在天姥山想起陆羽,他清寂的身影落在我视线触及的每一处,难以拂去。
远望,茶山中的村落,像万顷碧波中的一个小岛。
雾一起来,又似人间仙境。
后岱山就是这样的村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