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首先是文庙,其次是城隍庙,再次是马仙庙和关庙。
而民间信佛教的人,男的尊奉三官,女的尊奉观音,别的他们就不知道了。
唯有马仙,不管男女,都虔诚地奉祀她。
马仙,俗名马五娘,是福建民间当地神,在寿宁香火很盛,遇上水旱灾,人们无不向马仙祷告。
寿宁人敬天地神灵的古风,与冯梦龙在寿宁的施政有很大的关系。
冯梦龙认为奉祀神灵和治理百姓,都是官吏职责,没有不奉祀神灵而能治理好百姓的官员。
在寿宁任上,冯梦龙带头捐俸禄修建了关庙、天地坛、山川坛等祭祀场所。
作为一方官员的冯梦龙深知信仰对民众教化、安定秩序起的作用。
除此之外,作为文学家的冯梦龙,也深知那一缕袅袅的青烟、一朵跳动的烛火,衍化出的力量还远不止于此。
看见“上马巷”
,应是离“县治”
不远了。
问一位正在点香的老妇人,戴清亭在哪里。
她说,就在对面,过了前面那座桥,再过街,往北凤巷走。
多问了一句老人姓氏,她说,姓缪。
这寿宁城中的缪氏还真是与冯梦龙有直接关系。
冯梦龙曾审理了一桩缪氏祖坟林木纷争案,缪氏胜诉,并将冯梦龙手书的判决文告抄录在本族清嘉庆年间的《缪氏大宗谱》上。
民间把人丁兴旺也称作“香火”
旺盛。
今日寿宁城中深浓的香火,续上了冯梦龙时的人文传统。
这些迎面而来,又擦肩而过的人,还是冯寿宁治下的子民的后裔。
北凤巷在胜利街中段,解放街正好与胜利街交会。
旧县治在此,解放街就是寿宁古城的南北中轴线。
山势所致,北凤巷缓缓上升,沿途都是摩肩擦背的现代水泥建筑——寿宁县融媒体中心、寿宁县机关幼儿园、寿宁县监察委员会、寿宁县老年大学……杂错的楼宇中,立着一座小巧的红柱绿瓦的六角亭子。
“戴清”
二字映入眼帘的一瞬间,内心一震,冯梦龙赫然立于眼前。
这“戴清”
虽不是冯梦龙写的“戴清”
,却能让时光倒流。
那株不见了的老梅,寒枝上正着满了花蕾。
戴清亭中立了一块石碑,刻着“冯梦龙宦寿旧址”
。
寿宁县政府于一九八五年为纪念冯梦龙“在职期间,关心民瘼,颇有建树,所著《寿宁待志》,记事述怀,文情并茂。
为纪念前贤,特立此碑”
。
站在亭中,四围不见青山,只见高楼大厦。
呼吸间有梅花的清香,仿佛来自时间深处的问候,想起冯梦龙初到寿宁时的境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