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朵花的根脉,也就是老一代艺人的哺育之功清晰可见。
泰顺在清时有一百多个木偶戏班,现在还有四十多个,一代一代艺人传承着这条古老的戏脉。
一九七九年,泰顺县木偶剧团成立,林守钤、黄泰生两位艺人担任老师。
林守钤是一九一三年生人,少时拜师学艺,曾代表浙江到北京演出。
黄泰生是一九二九年生人,从小随父亲学艺,一九五五年曾应邀到日本演出。
一九八七年,曾在杭州与“猴王”
六小龄童同台演出,被誉为“中国木偶猴王”
。
蔡祖三的戏班里的艺人都曾受教于这两位老师。
蔡祖三的师傅是父亲。
今年八十五岁的父亲蔡家恭有着六十五年从事傀儡戏表演的经历,常和黄泰生一起演出,切磋技艺。
随着老艺人的故去,傀儡戏也逐渐萧条,四十六岁的蔡祖三已是目前泰顺最年轻的木偶戏艺人。
蔡祖三说,六十身木偶都是他置办的,演员和后台是临时喊来搭班的。
想着台上六十身木偶“唱念做打”
全由场上这七位临时搭班面目似农民的艺人调度成戏,不由令人感叹。
泰顺现有四十三个木偶戏班,有二十三个像长春木偶剧团一样是松散型的。
这种自由的秩序散发出山野草木的气息,芬芳又迷人。
台下已坐满了人,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下午一点四十分,长串的鞭炮噼噼啪啪炸开。
板鼓在烟尘中“哒,哒,哒”
三声响后,主胡响起,所有的环节都严丝合缝地运行起来。
木偶戏开场了。
一个“丫头”
小碎步俏皮地走上场来……
蔡祖三的戏班演的是《娘娘传》,是一种保“合境平安”
的神戏,也是浙南木偶戏特有的传统剧目,俗称太平戏。
主要情节是主人公陈十四闾山学法下山,一路降妖除魔、为民保平安的故事。
神话是现实的虚幻呈现,先民与大自然周旋的经历以一种仪式固定下来而成为习俗。
村里的“福首”
胡叙通说,最近村庄损失了人丁,前段时间前面的溪里还淹死了人,请“大戏”
(真人演戏)价格太高,请了木偶戏班演七天七夜的太平戏,也要五万元戏金。
蔡祖三的《娘娘传》唱的是京剧曲调,没有固定的唱词和说白,只有故事框架和分场提纲,唱什么怎么唱全凭艺人自由发挥,艺人们之间早已形成了一种默契。
这种口口相传下来的活态剧本,叫“路头戏”
。
剧中的“陈十四娘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