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学术化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大学生可以设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学涯目标。
中学的求学生活大同小异,学习目标几乎是一致的,而大学生求学生活经历将会使每个大学生涉猎到不同学科的基本知识。
有人说,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自己想要的鱼,就必须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网。
大学生学习知识也是这样,了解很多基础学科的内容,就是为了促进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服务自己的职业目标。
因此,成为学术化人才是大学生成为职业人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要想成为学术化人才,我们不可唯上唯书,要唯学唯实,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与现实需要相结合。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飞速变化和增长,对社会的政治、文化、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与日俱增。
这一切都要求大学生必须成为会学习的人。
学术化人才应当掌握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做到博精兼修。
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大学生必备的专业基本素质,大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这些基本技能包括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现代职场中,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基本技能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传承与创新都很重要,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但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
总体而言,创新意识应是以下五组特征的辩证统一:其一,是求同性与求异性的辩证统一,即分析问题既能发现规律性,又能发现独特性;其二,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即看待问题既重视现实,尊重一般规律,又重视发展,尊重特殊机遇;其三,是聚合性与发散性的辩证统一,即在思维指向上既可以寻根探源,严谨归纳,也可以由此及彼,自由联想;其四,是形象性与抽象性的辩证统一,即在思维表达上既可以具形具象为实,也可以具意具性为虚;其五,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辩证统一,即在思维方式上既可以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根由,也可以运用直觉思维直达本质。
创新是科学研究精神的精髓,也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
创新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继承,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独立进行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创新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这个态度的基础就是真正树立主动学习意识、终身学习意识。
【小资料】
“学术”
一词的定义及来源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
这个词对应的英文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在做这个意义用时其对应于中文的学术界或学府。
Academia这个词来自地名Akademeia。
这个地方位于古代雅典的外围。
那里的体育馆曾由于被柏拉图改为学习中心而闻名。
(三)职业化
职业化是大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其职业素养符合未来职业要求的过程。
职业化的过程就是职业素质养成的过程。
一般而言,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态度、职业知识、职业行为等多个方面,职业化就是要求大学生在以上多个方面加以修炼,达到职业素质要求,成为职业化人才。
职业化人才的素质要求包括职业化精神和职业化能力两部分。
职业化精神的内涵包括敬业的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专业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范的意识等,这些部分往往不容易直接测量。
职业化能力不仅指那些满足工作任务要求的工具性技能,而且指思维、学习、执行、管理、社交、表达等诸多可迁移能力,这部分职业化能力是可以通过职业测试和职业行为考察比较和测量的。
需要澄清的是,尽管这些能力与工作直接相关,却并不是靠工作训练得到的,相反,它们是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建立起来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
图7-1职业素质的冰山模型
如图7-1所示,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博士在他们的《工作胜任力》(peteWork:ModelsforSuperiorPerformance)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冰山模型”
。
他们对冰山的层次进行了细化,第一、二层为技能(含个人形象)和知识,这两层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它可以决定一个人能不能从事某职业,却不能区分谁可以干得更好,因此称为基准性素质(Thresholdpetenc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