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目前,没有研究证实哪个职业兴趣的结构能够适用于所有的群体,在某种背景中有的模型可能是有效的、有意义的结构,而有的则代表性很差。
有关职业兴趣结构的研究,尤其是跨文化职业兴趣结构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二、职业兴趣与职业发展
职业兴趣不是天生的,其形成与个体所处的历史环境、实践活动和自身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职业兴趣的发现和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在未来职业选择过程中明确方向,少走弯路,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不断推动职业的发展,最终实现职业成功。
(一)职业兴趣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1.影响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
职业兴趣的选择作用和定位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职业选择。
一个人对某项职业活动的兴趣会促使其对该职业投入更多的关注,给予优先的分配,寄托深厚的情感,享受从事该职业的乐趣,形成明显的职业倾向,从而显著影响其在职业行为中的表现和职业道路的选择。
二是形成职业定位。
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一个人通过不断积累关于该职业的各种知识,甚至通过实习等行为积极参与到该项活动中,享受职业带来的回报,就会在职业倾向的基础上形成职业定位,把这份职业作为自己终身热爱的职业,实现由乐趣向志趣的转变。
职业兴趣可以产生强大的职业动机,提高个体应对工作压力的坚持性和抗挫折性,甚至可以使人在某个职业上矢志不渝。
但由于职业兴趣与目标和情绪的结合,故而在某些职业阶段职业兴趣也会阻碍职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兴趣过窄,过于执着于某职业,当职业环境发生突变时,不能适应环境变化,造成职业生涯断崖式跌落,或情绪长期难以自拔。
二是职业目标在某个时期得以实现,兴趣得以充分满足,但新的目标没有建立或选择,产生职业发展的彷徨。
由于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事业有成者身上,故被称为“职业高原现象”
。
三是由于职业压力过大及工作生活失衡造成职业兴趣下降,表现为不愿意去工作场所、不愿意接触同事、身心失调症候等,多发生在中年职业人身上,被称为职业发展的“中年危机”
。
以上三种兴趣失调若得不到及时调整,势必影响职业发展的进程。
2.促进技能开发,挖掘职业潜能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不只适用于兴趣对学习能力的开发,也适用于兴趣对个人职业能力的开发。
一个人对于某一事物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他对寻求该事物相关知识的欲望以及探索热情,并促使他调动全部积极性,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和工作之中。
这时,他的智力和体力都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自身潜能,充分施展才华,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利用兴趣进行职业能力的开发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职业兴趣只是技能开发的引爆点,而不是全部。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都明白,再好的老师也不能替我们思考,替我们掌握知识。
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难,有的易,有的与我们兴趣一致,有的令我们厌烦,只学我所爱是不够的,还要靠理性和意志爱我所学、干我所需。
3.增强职业适应,促进个体的职业成功
职业兴趣可以使人更快地熟悉并适应职业环境和职业角色。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他便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够长时间、高效率地工作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如果某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那么他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并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
职业兴趣还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当职业兴趣与职业环境一致时,个体更容易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充分调动整个身心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而促进个体能力的充分开发,最终实现个体的职业成功。
4.保持工作积极性,提高职业满意度
心理研究表明,当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即使工作很苦很累,他也会感到精神愉快,生活充满乐趣。
相反,如果一个人从事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他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做,甚至有时还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被动的、消极的、拖拉的工作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