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职业锚实际上是一个人内心中能力、动机、需要、价值观和态度等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过不断审视自我,逐步明确个人的需要与价值观,明确自己擅长所在及今后发展的重点,最终在潜意识里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即职业锚。
【案例】
职业锚的稳定性
顾江华毕业于上海一所知名大学,本科所学的专业是信息技术,毕业后在一家中型电脑公司任职。
在前几年IT业火爆的时间里,他迅速成长为一名高级白领,月薪7000元,与身边其他同学相比要高出一截,这让他感到很满足。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IT业不如过去那般火爆了,顾江华的身价自然也不如从前了。
此时,他已在上海购买了住房,每月需还近3000元的按揭贷款,面对不断缩水的薪水,他想到了跳槽。
有从事医疗器材的同学建议他做销售,他也看到了这位同学在短短几年内取得的成就:买房、买车,而且银行里还有一笔数目不菲的存款,这些都是推销医疗器材得到的回报。
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很快进入一家医疗器材公司,底薪2000元,提成非常丰厚,如果一个月的销售额达到10万元,收入便可过万元。
但是现实并非顾江华想象得那么简单,当他拿到那些医疗器材的资料时,他才发现自己对这些一窍不通,虽然靠死记硬背记住了其中一些功能,但是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时,还是无法回答客户的问题,更谈不上说服别人购买他的产品了。
3个月下来,顾江华无法完成规定的任务,收入当然也很少,还不够支付银行按揭贷款,他只好举“白旗”
投降。
资料来源:《四年薪水翻五番,达人讲述加薪和升职秘诀》,华讯财经,2012-01-03。
分析:职业锚实际上是一个人内心中能力、动机、需要、价值观和态度等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
人在职业生涯开始时可以试错,但受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须在25岁之前完成试错,最好是一次性找到职业锚,否则职业生涯过程会比较艰难,而且会越来越难。
如果到了职业发展中期因为特殊情况非转行不可,最好在30岁前后进行重新定位。
需要提醒的是,转行时一定要能够在工作经验上有所拓展,不要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转入陌生的行业。
在进入别的行业之前,要对整个行业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听信别人的说法。
如果自己对所要转入的行业一窍不通,或者自己积累的经验不足以应付将要面对的局面,最好还是放弃,职业锚的稳定性对于一个人的职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
(三)施恩的职业锚理论的应用价值
职业锚作为一个人自省的才干、动机与价值观的模式,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与工作生命周期中,在个人与组织的事业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有助于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职业锚是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产生并形成的,能够清楚反映个人的价值观与才干,也能反映个人进入成年期的潜在需求和动机。
个人抛锚于某一职业工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人对自我真正认知的过程,认识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才干,需要什么。
通过对职业锚的认识,人们可以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贡献区,从而决定自己将来的主要生活与职业选择。
2.有助于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及职业角色形象
职业锚能清楚地反映个人的职业生涯追求与抱负,例如,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的人,其志向和抱负在于专业技术方面的事业有成,有所贡献。
同时,根据职业锚可以确定个人达到职业成功的标准,例如抛锚于管理型的人来说,其职业成功在于升迁至更高的职位,获得更好的管理机会。
明确自己的职业锚,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自己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职业生涯成功要求的环境,从而确定职业目标及职业角色。
3.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工作技能及职业竞争力
职业锚是个人经过长期寻找所形成的职业生涯的定位,是个人的长期贡献区。
职业锚形成后,个人便会相对稳定从事某种职业,积累工作经验、知识与技能。
随着个人工作经验的丰富,知识的积累,个人的职业技能将不断增强,个人的职业竞争力也将随之增加。
有人认为,职业锚是工作经验之中的习得,是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产生并形成的,不适合在校的学生(除非个人有相对较多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
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职业锚理论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先进行自我定位。
职业锚是个人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看法和自我定位,是个人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能指导、约束或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